提示词需要学吗?真正拉开差距的,不是提示词!
摘要:AI工具博主羊仔分享了对提示词使用的深刻反思。通过自身经历指出,过度追求"神级提示词"并不可取,强调与AI沟通的核心在于清晰思考和表达。文章揭示了提示词课程营销的真相,建议读者将精力投入逻辑思维等基础能力训练,因为这才是使用AI工具的真正关键。最后提出实用建议:在使用AI前先明确目标、条件和输出形式,用朴素语言沟通效果更佳。(150字)
大家好,我是羊仔,专注AI工具、智能体、编程。
每次打开后台,总能看到很多留言和私信:“我要不要去学提示词啊?”“那个XX老师的提示词大全课,靠谱吗?买了能让我成为AI大神吗?”
看着这些充满焦虑和渴望的文字,羊仔仿佛看到了几个月前的自己。所以,今天这篇,咱们就聊聊这个让无数人上头又迷茫的——提示词。
直接亮观点:别再死磕提示词了,那玩意儿真没你想的那么神。
一、那段为提示词走火入魔的日子
想当初,羊仔刚一头扎进AI的世界时,整个互联网都在鼓吹“提示词工程”有多牛,仿佛掌握了提示词,就等于拿到了开启未来的钥匙,各种“神级指令”、“保姆级教程”、“高手私藏Prompt”满天飞。
羊仔也未能免俗,每天沉迷于收集和测试各种稀奇古怪的提示词。我把它们分门别类地存在文档里,天真地以为,只要有了这些咒语,就能让AI乖乖听话,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记得有一次,为了让AI写一个关于“孤独”的短篇故事,我折腾了整整一个下午。
先是用了网上一个据说是“故事大师专用”的超长提示词,里面包含了角色设定、世界观、情绪基调、写作风格等几十个参数。
结果呢?AI倒是输出了几千字,但内容空洞,情感虚假,读起来像一杯兑了太多水的白开水。
最后羊仔索性删掉了所有复杂的指令,像跟朋友聊天一样,简单敲下了这么一段话:
“你现在是一个刚刚失恋的年轻人,正一个人坐在深夜的末班公交车上。窗外下着雨,车里没什么人。你看着窗外的城市灯火,能给我讲讲你此刻在想什么吗?不用很复杂,就讲讲你的心情,你看到了什么,想起了谁。讲得真实一点就行。”
按下回车键,几秒钟后,AI生成了一段文字。
这段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画面感和真切的伤感,写活了一个年轻人在城市里的孤独和落寞。
那一刻,羊仔突然就悟了,问题根本不出在提示词有多高级,而出在自己有没有把事情想清楚,有没有把需求说明白。
二、沟通的艺术,而非神秘的咒语
从那次“顿悟”之后,我彻底抛弃了对“神级提示词”的迷信,开始明白一个最朴素的道理:
所谓的提示词,本质上就是你和AI之间的一次沟通。
你不是在念咒语,而是在下达一个清晰的工作指令。AI就像一个能力超强、但毫无主动性的学生,你把任务交代清楚,它就能给你一个惊喜;你话说得云里雾里,它自然也只能交出一份乱七八糟的答卷。
所以,问题的核心,根本不是AI,而是我们自己,是我们向对方传达信息的能力,是我们组织语言、构建逻辑的能力。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设你想让AI帮你策划一个周末两天一夜的短途旅行。
一个逻辑混乱的人可能会这么说:“给我个周末旅游计划,两天,要好玩,别太远,吃的要好,也不能太贵。”
AI看到这个指令,头都大了。“好玩”怎么定义?“别太远”是多远?“吃得好”是什么标准?“不能太贵”的预算是多少?它只能靠猜,给出的结果大概率你不满意。
但一个逻辑清晰的人会怎么说呢?他会很自然地使用一些逻辑框架来组织自己的需求,比如:
-
目标 : 我需要一个周末两天一夜,从南京出发的短途旅行方案。
-
要求 :
-
交通: 希望单程车程在2小时以内。
-
预算: 人均总花费控制在800元以内。
-
偏好: 我喜欢自然风光,不喜欢太商业化、人挤人的地方。希望有美食体验,特别是当地特色小吃。
-
住宿: 干净舒适的民宿或经济型酒店即可。
-
-
输出格式:
-
请为我规划出具体的行程安排(Day 1上午/下午/晚上,Day 2上午/下午)。
-
推荐2-3个具体的目的地供我选择。
-
列出每个目的地推荐的景点、美食和大致的费用预估。
-
当我们用这样条理分明的方式提出需求后,AI给出的方案质量会发生质的飞跃,它不再是瞎猜,而是在一个明确的框架内进行思考和创作。
这个过程,需要专门去学“提示词工程”吗?完全不需要!这不就是我们上学时老师教的写作文要列提纲,工作后领导教的做汇报要用“总-分-总”结构吗?这都是最基础的逻辑和沟通能力。
三、别掉进“高级感”的陷阱
聊到这,肯定有朋友会说:“不对,我确实看到有些大佬用的提示词,包含了什么‘思维链’、‘扮演法’,看起来就好高级!”
没错,这些确实是让提示词锦上添花的技巧,不同的AI模型有不同的“脾气”,有的逻辑强,有的想象力丰富,针对性地使用一些技巧,可以让它更好地发挥特长。
但这就像什么呢?就像你已经是一个沟通高手了,你知道跟A同事说话要直接,跟B同事说话要委婉。这是更高阶的技巧,但前提是,你首先得具备把事情说清楚的基础能力。
对于99%的普通用户来说,我们根本不需要到那个层面。你只需要把最底层的逻辑沟通做好,就已经能解决生活中绝大部分的问题,并且效果远超那些只会复制粘贴“神级指令”的人。
那为什么市面上那些卖课的,总喜欢把提示词包装得那么玄乎呢?
原因很简单。如果他们告诉你,学好提示词的关键是去提升你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沟通能力——这种需要长期修炼的内功,你会买单吗?大概率不会。
但如果他们把这套东西包装成一个“独家秘笈”、“速成宝典”,告诉你只要背会这100条指令,就能月入过万,是不是听起来就诱人多了?一旦剥离了这个时髦的噱头,这门生意就没法做了。
所以,羊仔才真心劝大家,省下买课的钱,不如去买几本关于逻辑思维、结构化思考或者写作方法的书看看,那些才是能让你受益终身的硬本领。
四、真正的屠龙术,是你的大脑
说了这么多,羊仔想表达的核心就一句话:
别再把AI当成一个需要用“咒语”来驱动的魔盒了,请把它当成一个需要你清晰引导的强大工具。
我们真正要学习的,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提示词,而是如何更深刻地思考、更清晰地表达、更精准地定义问题。
当你下次再想用AI做什么的时候,别急着去网上找“最佳提示词”。先停下来,问自己几个问题:
-
我的最终目标到底是什么?
-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我希望它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结果?
把这些问题想清楚,用最朴素、最直接的语言告诉AI,你会发现,它给你的回馈,会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真正的“屠龙术”,从来不在于你收藏了多少秘笈,而在于你自己的大脑。那份洞察问题、解构任务、清晰表达的逻辑能力,才是你在AI时代最核心、最无可替代的竞争力。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里,希望羊仔的这点“顿悟”,能帮正在迷茫的你,拨开一点点迷雾。
共勉!
欢迎关注羊仔,一起探索AI,成为超级个体!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不妨点赞,收藏,转发。
你的每一次互动,对羊仔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