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GPT-5提示词官方指南首发!普通人3步玩转AI助手
3个核心原则+实操演示,让你30分钟学会GPT-5提示词精髓。
大家好,我是AI商业架构师章老师,专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企业获客效率,帮助IP创业者和企业家用AI降本增效!
这两天轰动全球的大事应该就是 GPT-5 发布了。和模型同时发布的还有 GPT5 提示词工程官方指南。
原文地址在这里:
https://cookbook.openai.com/examples/gpt-5/gpt-5_prompting_guide
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从我读研那会到现在都已经迭代了十几个版本了。每次都有大革新。
所以为了让这篇文章能让更多人受用,我会给大家分享三个板块的内容:
1. Gpt5官方提示词工程人话版翻译。(摈弃一切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预计阅读5分钟】
2. 我根据客户爸爸的需求,直接将 Gpt5 新规则打造成了一个免费的 AI 助手,你只需要告诉他你的需求, AI 助手会根据最新的官方规则,为你创作专业级提示词。让你不用浪费大量时间在学习AI上。【预计阅读5分钟】
3. 在这波 AI 浪潮中,普通人最速迎接浪潮的正确姿势。【预计阅读3分钟】
【ChatGpt-5 提示词工程(章老师人话版翻译)】
一、认识 ChatGPT-5
ChatGPT-5 是一款超级厉害的人工智能模型,它在很多方面都比之前的版本更强大,比如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写代码、理解复杂的内容,还能按照人们的指令去行动。这份指南就是教大家怎么用好它,让它的回答更棒。
二、ChatGPT-5 会更加按照你的想法行动
-
ChatGPT-5 升级了一个“积极性“的特点 :ChatGPT-5 可以根据你的需求,有时候主动一点,有时候被动一点。
-
减少积极性 :如果不想让它想太多、做太多,你可以告诉它 “降低思考力度”,或者给它一些明确的规则,比如 “快速获取足够信息后就行动,避免过度搜索” 等等。就像给它套上缰绳,让它按照你的路线走。
-
增加积极性 :要是希望它更自主、多试试不同方法,就提高 “思考力度”,并用类似 “一直做到用户的问题完全解决再停手,遇到不确定的自己研究或者猜测最合理的办法继续” 的话来鼓励它。
-
-
调用工具之前会向你申请 :当 ChatGPT-5 要用一些工具来完成任务时,它会先说说自己的计划,就像跟你说 “我先干啥、再干啥,为啥这么做”,这样你能更清楚它在忙什么。
三、利用新 API 功能提升表现
ChatGPT-5 有一个叫 “Responses API” 的新功能,能让它在多次调用工具时记住之前的思考过程,这样更高效,回答也更聪明,还能节省费用和减少 Token(大家可以理解为算力)的使用。
四、编程能力更强了
ChatGPT-5 在编程方面很出色,不管是修 bug、改代码,还是从头写新应用都不在话下。
-
前端开发推荐 :它熟悉很多前端框架和工具,比如 Next.js、React 等。对于新手来说,用它推荐的这些工具能更好地发挥它的编程能力。
-
从零开始生成应用 :你可以让它按照一些高标准来一步步构建应用。比如先让它想出一个评价标准,再按照这个标准去思考和完善应用。
-
适应代码风格 :在修改现有代码时,它会尽量让新写的代码和原来的风格一致,就像让一个新来的程序员快速融入团队的编码规范一样。你还可以在提示词里强调代码风格的规则,比如模块化、简洁性等。
五、和代码编辑器 Cursor 的合作更加丝滑了
Cursor 是一款代码编辑器(程序员应该都知道),它通过调整提示词让 ChatGPT-5 更好地帮忙写代码。比如让代码更易读、变量名更清晰,还鼓励 ChatGPT-5 主动修改代码而不是问用户要不要修改。
六、优化智能和指令遵循
-
引导 :ChatGPT-5 很听指令,你可以控制它回答的详细程度,还能通过提示词影响它调用工具的方式。
-
指令遵循 :它会严格按照指令来,但如果指令有矛盾或者不清楚的地方,它会花很多时间去想办法解决这个矛盾,所以写提示词时要尽量清楚、准确。
-
最小推理 :这是 ChatGPT-5 的一个新功能,适合对时间要求很高的情况。在使用时,要像之前说的那样,给它一些明确的指令来引导它更好地思考和使用工具。
-
Markdown 格式 :如果你想让 ChatGPT-5 的回答用 Markdown 格式(一种可以让文本更有结构的格式),可以在提示词里告诉它什么时候该用,怎么用。
-
元提示 :还可以让 ChatGPT-5 帮你优化提示词。比如你告诉它一个提示词的目标和问题,让它帮你改改提示词,让它更有效果。
以上就是绝大部分朋友需要关注的本次 ChatGpt-5 提示词工程指南中的核心要点了。剩下的都是代码级的案例了,就不放在本篇文章中了。
【我直接将 Gpt5 新规则打造成了一个免费的 AI 提示词助手】
在我做企业AI化服务改造的过程那种,我的客户爸爸跟我说,教员工学提示词太复杂。等他们学会再回头来跟公司提效哦,市场都被竞品瓜分完毕了。自己要谈业务 更没时间学了。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其实这是很多老板的共性问题。
我的建议是,永远不要浪费时间在学习工具上!
我们作为企业主,应该永远应该关注的是业务本身,是产品,是人性。
而不是今天火急火燎的学提示词学AI写文案,明天学AI作图。
AI 就像是三十年前的手机,你只要坚持、积极的慢慢用,你一定会熟练掌握的。三十年前有人报课学习怎么使用智能手机吗?有、但不多。除非他是专门卖手机的。
那创业者、老板们应该关注什么呢?
我的答案是好好关注你业务,关注你的产品,关注你的客户和员工。
不要沉浸在学习的假性努力当中了。
一切不能赚钱的行为,都是假性努力。
能赚到钱的行为,才是评估你学习有效性的最好方式。
专业的事情交给我们专业的人来做,给我们提需求就好了。
所以我花了宝贵的15分钟,基于最权威的几个提示词工程的版本,直接为大家打造了一个免费的 提示词构建助手。
1. 豆包版:https://doubao.com/bot/vGRyZyWv
任何人都能免费使用。
豆包版,效果演示:
1)直接提出你的需求,我们的提示词构建大师,会继续向你提问
2)进一步的给他更多的信息即可,最后会产出一个 “初版提示词”
3)将初版本提示词,复制到自己的智能体当中即可。至于构建智能体的方法这里就不延展啦。
豆包版的提示词构建大师,是基于豆包大模型(原云雀大模型)构建的。
2. 我们的奥创AI智能体矩阵创作中心 其实早就已经有提示词构建大师了。这个是我们团队自用的。这次也根据最新的 ChatGpt-5 提示词工程手册进行了升级:
案例演示:【律师短视频口播文案创作的提示词】
1)提需求:帮我写一个做短视频口播文案提示词。我是律师。
2)智能体回复,需要提供一些基础信息。
3)我模拟我们一个律师学员,提供了信息:
4)专业的【律师短视频口播文案创作的提示词】就来了:
想要体验我们的智能体、企业AI化提效和定制,欢迎关注,并且私UltraAI2024,我是章老师,让我们快马加鞭,无限进步!
【这波 AI 浪潮中,普通人拥抱 AI 的正确最速姿势~】
先说观点:一定不是去学提示词、不是去学五花八门的AI工具,而是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迅速的沉淀下来、数据化。
AI 工具的迭代,会远远超过过去20年各类工具生产的速度。
你今天掌握的工具,明天就淘汰了。
如果说 AI 是新时代的“手机”,那么你今天学的 iOS5 怎么操作,明天学 iOS6 怎么操作,没有任何意义。
你应该关注的是,这部“手机”能帮你完成什么任务、解决什么问题、创造什么价值。
你最应该做的核心是
1)提升认知。(焦虑是因为迷茫、提升认知可以解决焦虑,更加踏实)
2)沉淀数据。(去数据化你的一切!为你的赛博分身/AI助手做积累!)
以及保持身体健康。:) 后天会很美好,但是请不要倒在了明天~
在认知提升这块。我个人觉得,你多跟 AI 沟通,每天聊 4-6 个小时,你认知自然而然就提升了,你就能感受到 AI 的能力边界和擅长的地方了。当然你也可以加入我们内部的付费社群,和其他几百个高认知、自驱力强的小伙伴一起交流,每天你都能第一时间学到各种新东西。
在沉淀数据这块,落地的操作方法:
1)先尝试为你的赛博分身/AI助手建立一个专属档案,包含:
-
你的行业背景
-
工作习惯
-
沟通风格
-
常用词汇
-
偏好标准
2)在和任何通用AI进行沟通的时候,你可以把以上信息先发给他,然后再进行沟通,你获取到的解决方案会更加准确。
3)AI每次给到你的答复,你要尽量归档和保存下来。这些都是宝贵的数据。如果可以,最好像我一样,开个公众号,不为别的,就为持续输出“我”的风格的内容。
相信未来有一天,随着大模型的发展
当我的作品积累了上百万字、我的视频积累了上千条的时候
我可以直接把这些数据构成的“记忆”移植到某个大模型的“大脑”中,
让他来帮我工作~
而我只需要翘着二郎腿,喝着卡布奇诺,每天就是看书~
岂不美哉~~
让我们期待这个即将到来的美好世界吧!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