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Figma进行微信小程序原型设计
使用Figma进行微信小程序原型设计
以下是通过大模型收集的使用Figma进行小程序原型设计的信息收集,figma中文社区 https://www.figma.cool/
第一部分:Figma基础入门——小程序设计师的必备技能
本部分将为设计师打下坚实的Figma操作基础,使其能够自信地驾驭这款工具,为后续的小程序设计做好准备。
初识Figma界面与操作
Figma的界面设计直观,但对于初次使用者来说,了解其核心区域和操作逻辑至关重要。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高效使用Figma的第一步。
在Figma中开始新项目非常简单。设计师只需点击左上角的“菜单”按钮(Figma的Logo),然后选择“文件” > “新建设计文件”即可 2。此操作将自动在浏览器新标签页中创建一个空白画布,为设计师提供一个全新的工作空间。
Figma的界面主要由以下几个核心区域组成:
- 工具栏 (Toolbar): 位于顶部,提供设计师最常用的工具,如“移动工具 (V)”、“图框工具 (F)”、“形状工具”、“钢笔工具”和“文本工具 (T)”等 2。这些工具是进行UI设计的基础,能够帮助设计师快速创建和编辑各种视觉元素。
- 画布 (Canvas): 中央的空白区域,是设计师进行设计的主要工作区。所有的设计元素、图框和原型连接都将呈现在这里。
- 图层面板 (Layers Panel): 位于左侧,以层级结构组织文件中的所有元素,包括页面、图框和编组 2。这是管理设计元素秩序的关键,设计师可以通过它清晰地查看和控制每个元素的堆叠顺序和可见性。
- 属性面板 (Properties Panel): 位于右侧,根据设计师当前选中的对象显示其可编辑的属性和设置,例如尺寸、颜色、字体、对齐方式等 2。当未选择任何对象时,该面板会显示文件名称和协作选项,方便设计师进行全局设置和查看文件状态。
- 协作与视图选项 (Collaboration and View Options): 位于工具栏右侧区域,设计师可以找到文件共享功能,并实时查看谁正在查看当前文件 2。这里也包含视图和缩放选项,方便设计师调整画布的显示方式。
Figma的快捷键能显著提升设计师的工作效率。例如,按 F 键可以快速选择“图框工具” 2。以下表格汇总了Figma的一些常用快捷键,掌握它们将帮助设计师更快地进行操作:
功能 | Mac 快捷键 | Windows 快捷键 | 描述 |
---|---|---|---|
创建图框 | F | F | 快速选择图框工具 |
移动工具 | V 或 Esc | V 或 Esc | 切换到选择/移动工具 |
缩放到下一个图框 | N | N | 快速查看下一个页面或区域 |
缩放到上一个图框 | Shift ⇧N | Shift ⇧N | 快速查看上一个页面或区域 |
图层上移一层 | ⌘] | Ctrl] | 将选中图层上移一层 |
图层置于顶层 | ⌘Opt] | CtrlShift ⇧] | 将选中图层置于所有图层之上 |
图层下移一层 | ⌘。反之,`⌘。 |
设计基石:图框、形状与文本
掌握这些基本元素是构建任何UI界面的基础。
在Figma中,**图框(Frame)**是设计的基础,它本质上是一个容器,用于放置其他设计元素 2。设计师可以将其理解为Sketch或Adobe Illustrator中的“画板(Artboard)” 2。对于小程序设计,每个页面通常对应一个图框。设计师可以通过按
F 键选择图框工具,然后拖拽创建,或者从右侧属性面板选择预设尺寸,例如“iPhone SE模板” 2。
图框不仅是视觉上的容器,更是原型交互的最小单位和响应式设计的基石。初学者可能仅将图框视为简单的画板,但其核心作用是作为内容的“容器”。在原型设计中,交互连接通常发生在图框之间 3,这意味着每个图框可以代表一个独立的用户界面状态或页面。此外,Figma的“约束 (Constraints)”功能(在Figma Design for beginners课程中提及 4)允许图框内的元素在图框尺寸变化时保持相对位置和大小,这对于适应不同手机屏幕尺寸的微信小程序至关重要。微信小程序需要适配多种安卓和iOS设备,尽管屏幕尺寸相对统一,但仍存在差异。通过合理使用图框和约束,可以确保设计在不同设备上保持视觉一致性。因此,深入理解图框的“容器”属性,并结合其在原型和响应式设计中的作用,能够帮助设计师构建更健壮、适应性更强的小程序界面。
设计师可以使用Figma的形状工具(矩形、圆形、线条等)来创建UI元素 4。通过填充(Fills)和描边(Strokes)来定义它们的视觉样式。文本图层(Text layers)用于添加文字内容,设计师可以设置字体、字号、颜色、行高、字间距等 4。图片可以直接拖拽到画布中,并进行裁剪、缩放等操作。
高效组织设计元素对于任何项目都至关重要。在Figma中,每个元素都是一个图层。左侧的图层面板让设计师能清晰地看到所有元素的堆叠顺序和层级关系 2。将多个相关图层
编组 (Groups),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移动、缩放和管理。Figma 2025年5月更新的课程中还提到了切片 (Sections),它与“Groups”和“Frames”有所不同 4。Sections可以用于组织画布上的相关内容,但它们不像Frames那样是独立的画板,也不像Groups那样只是简单的图层集合。它们更多是用于视觉上的内容分区和管理。
有效的图层管理和结构化组织(图框、编组、切片)是大型小程序项目协作和维护的关键,尤其是在组件化设计中。随着小程序页面和组件数量的增加,设计文件的复杂性会迅速上升。Figma的实时协作特性 1意味着多个设计师可能同时工作在一个文件上。清晰的图层命名和组织结构(如将相关元素放入图框、编组或切片)可以显著提高文件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此外,良好的组织是创建可复用组件(Components)的前提 4,因为组件本身就是一组被良好组织的图层。对于初学者来说,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图层管理习惯,并理解图框、编组和切片的不同用途,能够为未来的复杂项目打下坚实基础,并促进团队协作效率。
效率进阶:自动布局、组件与变体
这些是Figma的“高级”功能,但对于构建高效、可维护的小程序设计系统至关重要。
自动布局 (Auto Layout) 是一种强大的功能,它允许设计师创建动态调整大小的框架和组件 4。当其中的内容发生变化时(如文本长度增加或减少),Auto Layout会自动调整父容器的大小,并保持元素之间的间距。设计师可以为Auto Layout设置方向(水平或垂直)、间距、内边距和对齐方式 4。
自动布局是实现微信小程序响应式设计和动态内容适配的基石,它显著提升了设计效率和组件的鲁棒性。微信小程序需要适应不同屏幕尺寸和内容长度的显示需求。在没有Auto Layout的情况下,设计师需要手动调整每个元素的位置和大小,这既耗时又容易出错。通过定义元素间的间距和填充,Auto Layout可以自动处理内容变化时的布局调整 4。将Auto Layout应用于组件(如按钮、列表项),可以确保这些组件在不同场景下都能正确显示,无论内容如何变化。因此,掌握Auto Layout不仅能加快设计速度,更能确保小程序界面在各种动态内容和不同设备上都能保持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用户体验,减少开发阶段的UI调整成本。
组件 (Components) 是可复用的UI元素,例如按钮、导航栏或卡片 4。当设计师创建一个组件后,可以在设计文件中创建它的
实例 (Instances)。实例是组件的副本,它们与主组件保持链接。当设计师修改主组件时,所有实例都会自动更新 4。这极大地提高了设计的一致性和修改效率。
组件化是构建高效、一致的微信小程序设计系统的核心,它直接支持微信官方设计规范中强调的“一致性”原则。微信小程序设计强调一致的用户体验和视觉规范(如字体、按钮样式)6。手动复制粘贴元素会导致不一致性,且后期修改成本高昂。通过创建组件,设计师可以确保所有相同类型的元素都遵循统一的样式 4。一旦主组件更新,所有实例自动同步,极大减少了重复工作。此外,组件化的设计思路与前端开发中的组件化开发高度契合,有助于设计稿向代码的转化。因此,对于小程序设计而言,组件化不仅是效率工具,更是实现微信官方“一致性”设计原则的有效途径,为后续的开发提供了清晰的蓝图。
变体 (Variants) 允许设计师将相似的组件组织到一个单一的容器中,从而简化组件库,并使每个人更容易找到他们需要的东西 5。设计师可以为变体添加属性(Properties),如
size、state 或 color,并为每个属性定义不同的值(Values),如 default、hover、pressed 和 disabled 5。例如,一个按钮组件可以有“默认”、“悬停”、“按下”和“禁用”等不同状态的变体 5。
变体与原型功能结合,可以创建交互式组件 (Interactive Components) 8。这意味着设计师只需在设计中添加一个组件实例,其变体之间的交互(如点击切换状态)就已经设置好了 8。这大大减少了原型连接的数量,尤其适用于包含大量可交互元素的复杂小程序。Figma的交互式组件还支持“状态记忆 (State memorization)”和“状态共享 (State sharing)” 8。状态记忆意味着Figma会记住交互式组件的最后设置状态。例如,一个复选框在被选中后,即使设计师导航到其他页面再返回,它仍会保持选中状态 8。状态共享则表示,如果两个图框中有匹配的交互式组件实例,当设计师在一个图框中与组件交互改变其状态后,另一个图框中的匹配组件也会同步更新状态 8。
变体和交互式组件是提升小程序原型真实感和设计系统可管理性的关键,它们通过抽象和自动化,解决了复杂UI状态管理的痛点。小程序中常见的UI元素(如按钮、开关、复选框)通常有多种状态,且这些状态可能在不同页面间保持。传统原型制作中,为每种状态创建单独的图框会导致原型文件庞大且难以管理,原型连线错综复杂 8。变体将所有状态封装在一个组件集内,简化了组件库 5。通过“Change to”动作,Figma可以在原型视图中自动切换组件的变体,无需手动连接每个状态的图框 8。状态记忆和状态共享功能能够真实模拟小程序中跨页面数据传递和状态保持的行为(如购物车商品数量、筛选条件),使得用户测试更接近真实场景,能够更早地发现并解决交互问题。因此,充分利用交互式组件及其状态管理功能,是Figma在小程序原型设计中实现“高保真”和“高效率”的关键。它让设计师能够专注于用户体验的宏观流程,同时确保微观交互的真实和准确,从而产出更具说服力的原型。
第二部分:Figma中的微信小程序设计实践
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如何将Figma的强大功能与微信小程序的独特设计要求相结合,构建符合规范且用户体验优良的界面。
深入理解微信小程序设计规范
遵循微信官方的设计规范是确保小程序通过审核并提供一致用户体验的关键。
微信小程序的设计指南 7 明确提出了设计原则和规范,旨在帮助开发者建立友好、高效、一致的用户体验。这些原则通常包括:
- 一致性: 保持界面元素、交互行为和视觉风格在整个小程序中的统一。
- 清晰度: 信息传达直观明了,避免用户困惑。
- 用户友好: 易于理解和操作,降低学习成本。
微信官方设计规范 6 虽然提供了基础指导,但其发布时间(6和6的上下文表明是2016年)意味着设计师需要平衡官方要求与现代UI/UX趋势及用户预期。规范的存在旨在统一用户体验,但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用户审美在过去几年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设计模式和交互方式不断涌现。严格遵循旧规范可能导致设计显得过时或无法充分利用新的设备特性和交互范式。小程序需要通过微信审核 7,这要求设计不能完全偏离官方指导。然而,为了提供卓越的用户体验,设计师也需要融入现代设计语言。因此,设计师在遵循官方规范的同时,应保持批判性思维,结合当前主流的UI/UX趋势和用户反馈进行创新。这意味着在Figma中构建设计系统时,可以在基础规范之上进行更具现代感的细节优化,同时确保核心元素的合规性。这强调了设计工具的灵活性和设计师的专业判断力。
以下是微信小程序的一些关键视觉规范:
- 字体规范 6:
- 常用字号:20, 18, 17, 16, 14, 13, 11 pt。
- 字体与系统保持一致(iOS与Android)。
- 字体颜色:主内容Black黑色,次要内容Grey灰色;时间戳与表单缺省值Light灰色;大段说明内容用Semi黑。
- 特殊颜色:蓝色为链接,绿色为完成,红色为出错。
- 状态透明度:Press(按下)状态透明度降低20%,Disable(禁用)状态透明度降低10%。
- 按钮使用原则 6:
- 列表外按钮(高度44px):文字颜色#000000 / #353535,字号18pt。可点状态文字透明度60%,不可点状态透明度30%。
- 列表外按钮(高度25px):文字颜色#000000 / #353535,字号14pt。
- 页面线性按钮(高度35px):文字颜色#09BB07 / #353535,字号16pt。
- 列表视觉规范 6: 规范中提及,但具体细节未在片段中展开。通常包括行高、间距、分隔线等。
- 表单输入视觉规范 6: 规范中提及,但具体细节未在片段中展开。通常包括输入框样式、占位符、错误提示等。
以下表格提供了微信小程序关键视觉规范的速览,方便设计师查阅并应用:
类别 | 规范细则 | 具体数值/示例 |
---|---|---|
常用字号 | 常用字号(pt) | 20, 18, 17, 16, 14, 13, 11 |
字体 | 与系统字体保持一致 | iOS与Android系统字体 |
字体颜色 | 主内容 | Black黑色 |
次要内容 | Grey灰色 | |
时间戳/表单缺省值 | Light灰色 | |
大段说明内容(主要) | Semi黑 | |
链接用色 | 链接 | 蓝色 |
完成用色 | 完成字样 | 绿色 |
出错用色 | 出错字样 | 红色 |
状态透明度 | 按下(Press)状态 | 降低透明度20% |
禁用(Disable)状态 | 降低透明度10% | |
按钮(列表外,高44px) | 文字颜色 | #000000 / #353535 |
文字字号 | 18pt | |
可点状态文字透明度 | 60% | |
不可点状态文字透明度 | 30% | |
按钮(列表外,高25px) | 文字颜色 | #000000 / #353535 |
文字字号 | 14pt | |
按钮(页面线性,高35px) | 文字颜色 | #09BB07 / #353535 |
文字字号 | 16pt |
为了将这些规范有效地融入Figma设计,设计师应充分利用Figma的样式功能(Styles)为字体、颜色、效果等创建可复用的样式,确保全局一致性。同时,将符合规范的按钮、输入框等元素创建为组件(Components),并利用**变体(Variants)**管理其不同状态(如禁用、按下等),严格遵循官方的尺寸和透明度要求。
Figma文件设置与设计系统构建
一个组织良好、符合规范的设计系统是高效小程序设计的基石。
选择适合小程序屏幕的图框尺寸至关重要。虽然Figma提供了iPhone和Android的预设图框尺寸 2,但小程序通常运行在微信环境内,其UI适配可能需要考虑微信客户端的顶部导航栏和底部Tab Bar。建议设计师选择主流手机型号的尺寸(如iPhone X/XS/11 Pro/12/13/14/15的375x812pt或390x844pt)作为基准,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内容安全区域。仅仅选择一个手机图框是不够的,设计师必须对微信小程序的实际运行环境有深入理解,并在Figma中模拟这种环境,才能产出真正可用的设计稿。如果设计师不考虑这些微信客户端UI,可能会在有限的屏幕空间内放置过多内容,导致实际显示效果拥挤或元素被遮挡。因此,在设计内容时,需预留出微信客户端UI占据的空间,确保核心内容在“安全区”内。
建立一致的设计系统是提升效率和保持一致性的核心。
- 颜色: 根据微信规范(如链接蓝色、完成绿色、出错红色 6),在Figma中创建颜色样式,并定义品牌主色、辅助色、中性色等。
- 字体: 定义不同字号(20, 18, 17, 16, 14, 13, 11pt 6)和字重(如Semi黑、Light灰色)的文本样式,确保所有文本元素都使用预定义的样式。
- 间距: 建立一套统一的间距系统(如8pt网格系统),利用Auto Layout确保元素间距的规则性。
在Figma中建立一套完整的设计系统,是实现微信小程序“一致性”设计原则 7 的最高效途径,并能显著提升团队协作和开发效率。微信官方要求小程序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而手动调整颜色、字体、间距不仅耗时,而且极易出现不一致。通过Figma的样式、组件和变体功能,设计师可以将所有设计规范和元素封装成可复用的模块。团队成员可以共享同一套设计系统,确保所有产出都遵循统一标准。清晰定义的设计系统,使得前端开发者能够更容易地将设计转化为代码,减少沟通成本和返工。因此,设计系统不仅仅是视觉规范的集合,更是设计流程和团队协作的“操作系统”。对于微信小程序这种强调统一体验的平台,一个完善的Figma设计系统是不可或缺的,它将设计效率和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实战演练:构建常见小程序UI元素
本节将指导设计师如何运用Figma的Auto Layout、组件和变体功能,构建微信小程序中常见的UI元素。
导航栏和底部标签栏是小程序的核心骨架,其设计不仅要符合视觉规范,更要考虑用户操作的便捷性和交互的流畅性。几乎所有小程序都有顶部导航和底部Tab Bar,用户对小程序导航的交互模式有既定预期。设计师可以利用Auto Layout创建顶部导航栏,确保标题、图标等元素居中对齐,并能根据内容自动调整 4。同时,设计底部标签栏(Tab Bar),每个Tab项作为一个组件,包含图标和文本,并利用变体管理选中/未选中状态。在后续原型阶段,可以模拟Tab Bar的切换,让用户直观感受导航流程 9。通过在Figma中精心设计和组件化这些核心导航元素,不仅能保证视觉一致性,还能为后续的原型交互和用户测试打下坚实基础,确保用户能够直观、高效地使用小程序。
设计师可以利用Auto Layout创建灵活的列表项,例如用户头像、名称、描述、右侧箭头等元素,确保它们在不同内容长度下都能保持良好布局。此外,设计卡片组件,包含图片、标题、描述、按钮等,并将其封装为组件,方便在不同页面复用。
表单和按钮是小程序中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核心,其设计细节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数据提交的成功率。设计师应设计不同类型的输入框(文本、密码、数字),并利用变体管理其焦点、错误、禁用等状态。根据微信规范 6 设计不同尺寸和状态的按钮组件,并使用变体管理其可点/不可点状态的透明度。清晰的输入框状态(错误提示、焦点状态)和按钮状态(禁用、可点击)是提升可用性的关键。通过在Figma中精细化设计表单和按钮,并充分利用变体功能,可以确保小程序在用户交互层面提供流畅、无障碍的体验,同时严格遵循微信的视觉规范,为后续的开发和审核提供高质量的设计资产。
第三部分:使用Figma进行小程序原型设计
原型设计是验证设计方案、收集用户反馈的关键环节。Figma强大的原型功能将让设计师的设计“动起来”。
Figma原型基础:让设计动起来
原型能够模拟用户通过产品完成任务的流程,帮助设计师观察用户在操作过程中是否有任何不顺或迟疑的地方 3。它能有效验证设计假设,发现潜在的可用性问题,从而在开发前进行优化,节省大量成本。
在Figma中,设计师可以切换到右侧的“原型 (Prototype)”面板 3 来设置交互。原型设置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核心概念:
- 触发器 (Triggers): 定义交互发生的条件,例如“点击 (On click)”、“拖拽 (On drag)”、“鼠标悬停 (On hover)”等 3。
- 动作 (Actions): 定义交互发生后执行的操作,例如“导航到 (Navigate to)”、 “滑动交换 (Swap)”、 “叠加 (Overlay)”、 “更改为 (Change to)” 3。
- 动画 (Animations): 定义页面或元素切换时的过渡效果,如“即时 (Instant)”、“溶解 (Dissolve)”、“智能动画 (Smart Animate)”等 4。
构建交互流程:页面跳转与组件互动
连接图框是构建交互流程的基础。
-
导航到 (Navigate to): 最常用的动作,用于用户与热点交互时从一个图框跳转到另一个图框 3。
-
滑动交换 (Swap): 模拟手机上的手指滑动切换画面,常用于轮播图或多步表单 3。
-
叠加 (Overlay): 在当前图框上方显示一个新图框,常用于弹出框、底部菜单或加载动画 3。
设计师可以通过选中要设定交互的物件,然后将鼠标移至右侧的设置圆点,点击并直接拖曳到目标图框来创建连接 3。或者,在右侧原型面板的“交互”部分,点击“+”号手动设置触发器、动作和目标。
交互式组件 (Interactive Components) 是Figma原型功能的重大突破 8。它允许设计师在组件集内部定义变体之间的交互,例如一个按钮的“默认”状态到“悬停”状态的切换,或者一个开关的“开”到“关”的切换 8。当设计师将一个交互式组件的实例添加到设计中时,其内部的变体交互已经就绪,无需在每个实例上重复设置 8。这大大减少了原型连线的复杂性,尤其适用于包含大量可交互元素的复杂小程序。
交互式组件和其内置的状态管理机制,是构建高度真实、复杂且易于维护的微信小程序原型的核心,它极大地提升了原型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传统原型制作中,模拟复杂交互(如表单输入、多步流程、组件状态切换)需要大量的图框和连线,导致原型文件臃肿,难以维护 8。通过将组件内部状态变化封装,设计师可以专注于页面间的跳转,而无需关心组件内部的微交互。Figma的交互式组件还支持“状态记忆 (State memorization)”和“状态共享 (State sharing)” 8。状态记忆意味着Figma会记住交互式组件的最后设置状态。例如,一个复选框在被选中后,即使设计师导航到其他页面再返回,它仍会保持选中状态 8。状态共享则表示,如果两个图框中有匹配的交互式组件实例,当设计师在一个图框中与组件交互改变其状态后,另一个图框中的匹配组件也会同步更新状态 8。小程序中常见跨页面数据传递和状态保持(如购物车商品数量、筛选条件)。Figma的这些功能能够真实模拟这些行为,使得用户测试更接近真实场景,发现更深层次的可用性问题。真实的原型能够更清晰地向开发者传达交互逻辑和状态变化,减少误解和返工。因此,充分利用交互式组件及其状态管理功能,是Figma在小程序原型设计中实现“高保真”和“高效率”的关键。它让设计师能够专注于用户体验的宏观流程,同时确保微观交互的真实和准确,从而产出更具说服力的原型。
设计师可以模拟常见的小程序交互,例如:
- Tab切换: 利用交互式组件和“更改为”动作,模拟底部标签栏的选中状态切换。
- 表单提交: 模拟用户输入 9,点击提交按钮后,进入加载动画,然后跳转到成功页面 9。
- 复杂流程: 模拟更复杂的任务流,如登录流程(输入账号密码 -> 点击登录 -> 加载动画 -> 进入首页 9),或新增支出页面(选择付款人 -> 输入金额 -> 下一步 -> 设置分账内容 -> 保存 9)。
预览与测试你的原型
完成原型设置后,设计师可以点击右上角的“演示 (Present)”按钮(播放图标)即可进入演示模式,预览原型 3。
Figma Mirror 是一款配套的手机App 1。通过它,设计师可以将Figma文件实时同步到手机上,直接在移动设备上测试小程序原型,获得最真实的体验 1。这对于检查触摸区域、字体大小、间距等在小屏幕上的表现至关重要。实时预览和用户测试是小程序设计流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Figma Mirror等工具极大地缩短了反馈循环,加速了设计迭代。桌面设计视图与真实手机操作体验存在差异(如触摸精度、字体可读性、手势操作)。Figma Mirror提供了在实际移动设备上实时预览原型的能力 1。这种真实环境的测试能更早地发现设计缺陷,如触摸热区过小、文字难以阅读、动画卡顿等。在设计阶段发现并解决问题,远比在开发完成后修改成本低得多。因此,将Figma Mirror和用户测试融入小程序原型设计流程,是确保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它将设计从静态图稿变为可交互的体验,让设计师能够以用户为中心,持续优化,最终交付高质量的小程序。
在演示模式下,设计师可以邀请用户进行测试,观察他们的行为,并收集反馈。Figma内置的评论功能 1 也支持实时讨论和标记问题,方便团队成员协作。根据测试结果和反馈,设计师可以回到设计文件进行迭代优化,不断完善用户体验。
第四部分:微信小程序原型设计模组与资源推荐
为了加速小程序设计流程,Figma社区和相关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UI套件和资源。
官方与社区UI套件
利用现有的UI套件可以帮助设计师快速搭建原型,并确保设计的一致性。
-
WeUI:微信官方设计语言
- 简介: WeUI 是一套与微信原生视觉体验一致的基础样式库 10,由微信官方设计团队和小程序团队为微信内网页和微信小程序量身设计 11。其目标是让用户的使用感知更加统一 10。 链接:https://www.figma.com/community/file/818857781460756999/weui
- 包含组件: Form(表单)、Loading(加载)、Steps(步骤)、Half-screen Dialog(半屏弹窗)、Toast(轻提示)、Information Bar(信息条)等 10。
- 特点: 支持扩展库引入,不占用小程序包体积 11。
- 应用价值: WeUI作为微信官方出品的UI库,是确保小程序设计与微信生态系统高度一致性的“黄金标准”,尤其适合对官方规范严格遵循的项目。遵循WeUI可以确保用户在不同小程序间获得相似的视觉和交互体验,降低学习成本。严格遵循官方规范的设计,通常更容易通过微信的审核 7。虽然文本未直接提及WeUI的Figma文件,但其作为官方库,社区中通常会有基于WeUI的Figma UI Kit,或者设计师可以根据其样式库(weui.io)自行在Figma中构建。对于追求极致“微信原生感”和高审核通过率的小程序项目,WeUI是首选。设计师应主动在Figma社区寻找或自行构建WeUI的Figma组件库,以确保设计与开发的无缝衔接。
-
Lin UI:基于原生语法的组件库
- 简介: Lin UI 是一个基于微信小程序原生语法实现的组件库 12,遵循简洁、易用的设计规范 12。
- 特点:
- 易用性: 组件使用微信小程序原生语法编写,对熟悉HTML、CSS、JavaScript和微信小程序基础的开发者友好 12。
- 一致标准: 遵循统一的设计规范、接口标准和事件冒泡机制 12。
- 丰富文档: 提供详细的组件属性、事件、用法和示例 12。
- 强可扩展性: 支持按需引入和自定义主题颜色,易于二次开发 12。
- 支持第三方框架: 支持Taro、mpvue等 12。
- 应用价值: Lin UI填补了WeUI在某些场景下可能不足的组件需求,并提供了更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适合需要更多定制化或与特定开发框架结合的项目。官方WeUI可能在组件丰富度或定制化方面无法满足所有项目需求。Lin UI作为基于原生语法的组件库,提供了更丰富的组件和更强的可扩展性。其“易用性”和“支持第三方框架”特性,意味着设计师在Figma中使用的组件可以更顺畅地转化为开发代码。设计师可以在Figma中构建与Lin UI组件库对应的设计系统,确保设计与开发资产的一致性。当项目对组件类型有更多需求,或者需要与特定前端框架(如Taro)集成时,Lin UI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选择。设计师在Figma中选择或构建组件时,应考虑其与后端开发框架的兼容性,以实现设计与开发的最佳协同。
-
Taro UI:多端适配的UI库
- 简介: Taro UI 是一套基于Taro框架的多端适配UI库 13。
- 特点:
- 多端适配: 一套组件代码可以在微信小程序、H5、百度小程序等多个平台运行 13。
- 组件丰富: 提供丰富的基础组件,覆盖大部分使用场景 13。
- 按需引用: 可按需使用独立组件,最小化注入项目 13。
- 多套主题: 提供默认蓝色、红色主题及自定义主题 13。
- 应用价值: Taro UI的“多端适配”特性,使其成为那些需要将小程序扩展到其他平台(如H5、其他小程序)的项目中,设计师在Figma中构建跨平台设计系统的理想选择。许多产品不仅限于微信小程序,可能还需要H5版本或其他平台的小程序。为不同平台单独设计和开发会导致重复工作和不一致性。Taro UI的多端适配能力意味着设计师在Figma中设计一套组件,可以为多个平台提供视觉和交互基础。在Figma中构建基于Taro UI的设计系统,可以实现设计资产的最大化复用。对于有跨平台发布需求的小程序项目,Taro UI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设计师在Figma中选择UI套件时,应考虑项目的长期规划和多端发展策略,选择能支持未来扩展的库。
-
Agent UI:特定场景的AI代理UI组件
- 简介: Agent UI是微搭应用中用于AI代理的UI组件库 14。
- 特点: 需要通过分包方式集成,并进行npm安装和SDK初始化 14。
- 应用价值: Agent UI代表了特定功能领域(如AI交互)的专业UI组件库,提示设计师在Figma中进行设计时,除了通用组件外,也应关注特定业务场景的专业组件库。通用组件库(如WeUI、Lin UI、Taro UI)可能无法满足所有项目需求。某些小程序可能包含高度专业化或创新性的功能(如AI代理、数据可视化),这些功能可能需要定制化的UI组件。Agent UI提供了AI代理的UI组件,说明了这种特定场景组件库的存在。设计师在Figma中设计此类功能时,可以先寻找是否有现成的专业组件库,或者根据其设计指南在Figma中自行构建。在小程序设计中,除了通用UI组件外,设计师还应关注特定业务领域(如AI、数据分析、电商SKU选择 12)的专业组件库。在Figma中,可以根据这些专业库的视觉和交互规范,构建相应的Figma组件,以确保设计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
Figma社区中的通用UI套件与资源
- Figma社区是设计资源的宝库,提供了大量的UI套件、图标库和模板 1。
- 特点:
- 预制组件: 包含预先设计好的按钮、表单、菜单、卡片等交互元素 16。
- 图标: 视觉图标增强可用性和品牌风格 16。
- 排版和颜色样式: 预定义的字体、文本样式和调色板,创建一致的视觉语言 16。
- 布局: 现成的页面或屏幕模板,适用于移动应用、Web界面等 16。
- 优势: 快速构建用户界面,无需从空白画布开始;保持视觉和功能一致性;节省时间;高效协作 16。
- 推荐平台/资源:
- Figma.Cool: 提供设计资源,如字节跳动的ArcoDesign、抽象海报/壁纸、Unicons等 1。
- Toools.design: 一个包含1500+设计资源的档案库,包括Mocks + UI Kits 15。
- Octet Design Studio: 提供免费Figma UI Kits下载,特点包括预构建的iPhone和iPad屏幕、更新的系统元素、原生排版样式和配色方案、自动布局组件、亮暗模式变体等 16。
- 应用价值: Figma社区的丰富资源为设计师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和效率提升,但同时也要求设计师具备辨别资源质量和适应项目需求的能力。社区资源是通用性的,可能不完全符合微信的严格规范,或与项目品牌风格不符。即使是高质量的套件,也通常需要根据具体项目和品牌进行定制化调整。设计师必须主动将微信官方规范应用于社区资源,进行必要的修改 6。社区资源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设计师需要关注其维护情况,并根据Figma和微信的更新进行调整。因此,高效利用社区资源并非简单地下载和使用,而是一个“学习-评估-定制-应用”的过程。设计师应将其视为加速器而非终点,通过有策略的调整,确保最终产出的设计既高效又符合项目和平台要求。
以下表格汇总了微信小程序原型设计中推荐的UI套件,帮助设计师根据项目需求进行选择:
UI 套件名称 | 来源/性质 | 主要特点 | 适用场景 | Figma资源获取建议 |
---|---|---|---|---|
WeUI | 微信官方 | 与微信原生视觉体验一致,组件基础、稳定 | 追求极致官方一致性,对UI定制化要求不高 | Figma社区搜索“WeUI Kit”或根据官方文档自行构建 |
Lin UI | 社区(基于原生语法) | 基于小程序原生语法,组件丰富,文档详尽,支持按需引入和自定义主题,支持Taro/mpvue | 需要更丰富的组件和一定定制化,与小程序原生开发紧密结合 | Figma社区搜索“Lin UI Kit” |
Taro UI | 社区(Taro框架) | 多端适配(微信/H5/百度小程序),组件丰富,按需引用,多套主题 | 有跨平台发布需求,或项目基于Taro框架开发 | Figma社区搜索“Taro UI Kit” |
Agent UI | 腾讯云微搭 | 针对AI代理的特定UI组件,需分包集成 | 涉及AI代理功能的小程序,需要特定交互组件 | Figma社区搜索“Agent UI”或根据微搭文档自行构建 |
Figma社区通用UI Kits | Figma社区 | 包含各种预制组件、图标、排版/颜色样式、布局,快速启动,可定制 | 快速搭建原型,需要通用UI元素,可根据项目需求灵活调整和组合 | Figma社区搜索“Mini Program UI Kit”、“Mobile UI Kit”等 |
图标库推荐
图标是UI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选择合适的图标库能保证视觉一致性和可扩展性。
Icones.js.org 是一个聚合了大量开源图标集的网站,设计师可以从中找到各种风格和用途的SVG图标 17。
- 特点:
- SVG格式: 图标可以复制为SVG格式,直接粘贴到Figma、Sketch、Illustrator等任何编辑器中 17。SVG是矢量格式,无论放大缩小都不会失真,非常适合UI设计。
- 丰富的图标集: 包含WeUI Icon、Duoicons、Solar等多种图标集 17。
- 应用价值: 选择高质量的SVG图标库,不仅能保证小程序界面的视觉清晰度,还能提升设计效率和开发阶段的资源管理。图标是用户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可用性和视觉吸引力。SVG图标是矢量图形,在不同屏幕密度下都能保持清晰,符合小程序对高保真视觉的要求。Icones.js.org允许直接复制SVG到Figma,简化了图标的导入流程 17。从一个统一的图标库中选择图标,可以确保整个小程序界面的图标风格一致。对于小程序设计,强烈推荐使用SVG格式的图标库。Icones.js.org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入口,让设计师可以高效地获取高质量、可扩展的图标资源,从而提升小程序设计的专业度和视觉表现力。
如何高效利用社区资源
设计师可以在Figma的文件浏览器中,点击左侧的“社区 (Community)”选项,即可浏览和搜索Figma社区中的海量资源。可以搜索“WeChat Mini Program UI Kit”、“小程序设计系统”等关键词来查找相关文件。找到心仪的资源后,点击“在Figma中打开 (Open in Figma)”即可将其复制到设计师的草稿箱。
导入的UI套件通常是通用的,设计师需要根据微信小程序的具体规范和项目品牌风格进行调整。修改颜色样式、字体样式,调整组件的尺寸和间距,确保它们符合微信官方规范 6 和设计师自己的设计系统。社区资源虽好,但并非“即插即用”,设计师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定制化能力,才能真正将这些资源转化为项目价值。社区资源是通用性的,可能不完全符合微信的严格规范,或与项目品牌风格不符。即使是高质量的UI套件,也通常需要进行颜色、字体、间距等方面的调整,以适应特定项目。设计师必须主动将微信官方规范应用于社区资源,进行必要的修改。社区资源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设计师需要关注其维护情况,并根据Figma和微信的更新进行调整。因此,高效利用社区资源并非简单地下载和使用,而是一个“学习-评估-定制-应用”的过程。设计师应将其视为加速器而非终点,通过有策略的调整,确保最终产出的设计既高效又符合项目和平台要求。
结语:持续学习,精进设计
恭喜设计师,现在已经掌握了使用Figma进行微信小程序原型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巧!这仅仅是开始,设计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
- 核心要点回顾
- Figma的云端协作、组件化、自动布局和交互式原型功能,是小程序设计提效的关键。
- 深入理解微信小程序官方设计规范,是确保用户体验一致性和通过审核的基础。
- 利用Figma的设计系统功能,可以高效地管理和复用设计资产。
- 通过原型和Figma Mirror进行真实设备测试,是发现和解决可用性问题的有效途径。
- 善用Figma社区的UI套件和图标库,可以大幅提升设计效率。
- 鼓励与展望
- 微信小程序生态仍在不断发展,新的功能和组件会持续涌现。设计师应保持好奇心,持续关注微信官方的设计指南更新 7 和Figma的新功能发布 4。
- 多动手实践,从简单的页面开始,逐步挑战更复杂的交互。
- 积极参与Figma社区和设计社群,与其他设计师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祝愿设计师在微信小程序设计之旅中,乘风破浪,创造出令人惊艳的用户体验!
Works cited
- Figma 中文社区_插件组件库,软件汉化教程- Figma.Cool, accessed on August 8, 2025, https://www.figma.cool/
- Figma 101: Introduction to Figma | Designlab, accessed on August 8, 2025, https://designlab.com/figma-101-course/introduction-to-figma
- Figma製作原型Portotype, accessed on August 8, 2025, https://www.uuu.com.tw/Public/content/article/23/20231127.htm
- Figma Design for beginners – Figma Learn - Help Center, accessed on August 8, 2025, https://help.figma.com/hc/en-us/sections/30880632542743-Figma-Design-for-beginners
- Create and use variants – Figma Learn - Help Center, accessed on August 8, 2025, https://help.figma.com/hc/en-us/articles/360056440594-Create-and-use-variants
- 微信小程序设计规范(官方)文档 - IXDC, accessed on August 8, 2025, https://ixdc.org/?p=14521
- 公众号 - 微信公众平台 - QQ.com, accessed on August 8, 2025, https://mp.weixin.qq.com/cgi-bin/wx
- Create interactive components with variants - Figma Help Center, accessed on August 8, 2025, https://help.figma.com/hc/en-us/articles/360061175334-Create-interactive-components-with-variants
- 作業成果- HW4 Figma Prototype 原型設計- Hahow 好學校, accessed on August 8, 2025, https://hahow.in/creations/668179645f46c77037987a1b
- WeUI, accessed on August 8, 2025, https://weui.io/
- WeUI组件库简介| wechat-miniprogram / weui, accessed on August 8, 2025, https://wechat-miniprogram.github.io/weui/docs/
- Lin UI, accessed on August 8, 2025, https://doc.mini.talelin.com/
- Taro UI, accessed on August 8, 2025, https://taro-ui.jd.com/
- Agent UI 微搭可视化组件| 腾讯云开发CloudBase - 一站式后端云服务, accessed on August 8, 2025, https://docs.cloudbase.net/ai/agent-ui/
- Toools.design – An archive of 1,500+ Design Resources, accessed on August 8, 2025, https://www.toools.design/
- Download Free Figma UI Kits For Your Next Project - Octet Design Studio, accessed on August 8, 2025, https://octet.design/journal/free-figma-ui-kits/
- Solar 7401 icons - Icônes, accessed on August 8, 2025, https://icones.js.org/collection/solar
- All 153 iconsets - Icônes, accessed on August 8, 2025, https://icones.js.org/collection/all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