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黑科技:对着挂脖风扇说“我好热“,它就会转更快——基于语音控制开源方案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CI1302离线语音识别芯片的挂脖风扇智能化改造方案。通过拆解普通挂脖风扇的电路结构,将语音识别模块与主控MCU通过UART串口连接,实现"动口不动手"的语音控制功能。文章详细讲解了硬件改造步骤、语音固件开发流程(使用启英泰伦AI平台)、串口协议对接等关键技术点,并提供了性能测试数据和防风噪优化建议。改造后的风扇可在无网络环境下实现高达98%的识别准确率,响应
夏日黑科技:对着挂脖风扇说"我好热",它就会转更快——基于语音控制开源方案
1、痛点场景及解决方案
夏日户外出行,挂脖风扇本是降温神器,却常因操作方式陷入尴尬:骑行时想调风速,腾出手就可能失衡;运动后手心出汗,触碰按键不仅费力,还容易误触切换模式。市面上的解决方案似乎总差一口气 —— 蓝牙控制需要掏出手机解锁、点开 APP,多步操作反而打断节奏;而传统语音控制又依赖网络,在信号不佳的公园或郊外常常失灵。
这正是 CI1302 芯片的用武之地。这款主打离线语音识别的低成本芯片,无需连接 WiFi 或蓝牙,只需对着风扇说出指令,就能即时响应。想象一下:跑步时喊一声 “小风扇加速”,风速立刻提升;骑行中说 “关闭风扇”,叶片应声停转 —— 整个过程无需抬手,真正实现了 “动口不动手” 的无感交互。
2、硬件拆解与改造原理
要实现语音控制,首先得摸清原风扇的 “脾气”。拆解后可见,普通挂脖风扇的核心电路由电机驱动模块、锂电池供电单元和主控 MCU 组成;
其中MCU 的串口引脚(通常标注为 TX、RX) 是关键 —— 这是后续与语音芯片通信的 “桥梁”。供电方面,风扇内置的 3.7V 锂电池通过稳压电路输出 5V 电压,为电机和控制板供电。
改造的核心在于让 CI1302 芯片与风扇 MCU “对话”。这里我们选用搭载了CI1302芯片的小模块“CI-D02GS02S单麦离线语音识别贴片模块”,原理图如下:
第一步:是串口协议对接:CI1302 支持 UART串口通信,需将其 TX 引脚连接至风扇 MCU 的 RX 引脚,RX 引脚连接至 MCU 的 TX 引脚,波特率统一设置为 9600(具体参数需参考风扇 MCU datasheet)。
①. CI-D02GS02S的TX1引脚 → 设备风扇主控板的RX引脚;
②. CI-D02GS02S的RX1引脚 → 设备风扇主控板的TX引脚;
第二步:是供电方案优化:CI1302 的工作电压为5V,可以直接接入风扇的 5V 电路。
①. CI-D02GS02S的5V 引脚 → 设备风扇主控板的5V引脚;
②. CI-D02GS02S的GND引脚 → 设备风扇主控板的GND引脚;
第三部:给CI1302 模块焊接上麦克风和喇叭;在官方买样品也可以,自己按照启英泰伦文档中心的外围器件兼容列表够买也可以。
注意:为了方便开发,我们可以直接购买CI1302开发板套件,CI1302开发板套件可用于CI1302芯片的开发调试。通过配备的底板,可实现所配套语音模块的外接和扩展应用,以及用户开发固件的设计验证。
接线参考图如下:
3、语音固件开发(启英泰伦语音AI平台实操)
借助启英泰伦的语音 AI 开发平台,即使是新手也能快速完成固件开发。
步骤 1:登录平台后在"功能开发"页点击“离线语音识别大模型应用”;
步骤 2:点击“语音识别固件及SDK开发”
步骤 3:点击新建项目后,填入和选择项目的产品信息,然后点击“创建”;
步骤 4:填入基本信息,点击“继续”;
步骤 5:填入固件参数,我这里选择默认,然后点击“继续”;
步骤 6:选择一个好听的声音(网页上可以播放试听);
步骤 7:这一步就很关键,编辑我们让风扇识别的语音指令和通行协议(协议取决于风扇的电控对每个功能的定义),然后勾选“SDK选项”并点击“提交”;
步骤 8:等待几分钟后,点击下载文件,将生成的SDK和固件压缩包下载到本地电脑上;
4、固件烧录与协议对接
固件开发完成后,生成的.bin 文件需烧录到 CI1302 芯片中,参考固件打包升级流程,整个过程耗时不超过 1 分钟。
接下来是串口协议解析的关键环节。风扇 MCU 的控制指令通常遵循固定格式,例如某品牌风扇采用0xFA+风扇模式+0xAF的帧结构(0xFA 和 0xAF 为帧头帧尾,模式2-3 对应开机、高风速和低风速)。此时需要编写转换逻辑:当 CI1302 识别到 “我好热” 指令时,通过串口输出协议帧0xFA 0x03 0xAF(假设当前风速为 低速 档,加速后为 高速 档);识别到 “打开风扇” 指令时,则输出0xFA 0x01 0xAF(0x01 代表开机)。
调试时建议用串口监视器实时抓取数据,观察 CI1302 输出的指令字符串是否正确,以及转换后的协议帧是否符合风扇 MCU 的要求。若出现指令无响应,可先检查波特率是否匹配,再用万用表测量引脚电压,排除接线松动问题。
5、组装与性能测试
硬件改造和程序调试完成后,进入组装阶段。为避免语音模块遮挡风扇出风口,可设计一个弧形 3D 打印支架,将 CI1302 芯片和麦克风固定在风扇挂脖处的内侧,再用热熔胶加固(注意避开散热孔)。组装完成后需进行多场景测试:
在安静环境(如室内)中,识别准确率可达 98% 以上,唤醒响应时间小于 0.5 秒;在嘈杂环境(如商场、街道)中,准确率仍能保持在 94% 左右,误触发率低于 3 次 / 小时。
针对骑行时的风噪干扰,可通过两个方案优化:一是在麦克风外部套上防风海绵套,减少气流冲击;二是在固件中增加 “风噪模式”,当识别到持续高频噪声时,自动提高指令识别的置信度阈值,确保有效指令不被忽略。
6、开源与扩展玩法
为方便更多爱好者复刻,本次改造的所有资料均可在启英泰伦官网的开发资料中进行下载,包含完整的电路图 PDF。
在此基础上,还可尝试这些进阶玩法:增加 LED 语音反馈,在风扇侧面嵌入一颗 RGB 灯珠,“已加速” 时亮绿灯,“已开机” 时亮红灯,让操作结果更直观。
7、结语
回顾整个改造过程,却彻底颠覆了传统挂脖风扇的交互方式 —— 这正是开源硬件和离线语音技术的魅力所在:不依赖昂贵的商业方案,普通人也能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生活品质。当然能自己画PCB的开发者可以直接购买语音识别单芯片进行开发,批量价格更低。
从增加几元芯片后,摇身一变溢价到几十元智能设备的体验跃升,背后是技术民主化的浪潮。那么问题来了:你还想语音控制什么小家电? 是厨房的榨汁机,还是卧室的加湿器?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或许下一个改造方案就源于你的创意。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