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毕业设计模板|毕设答辩|毕业设计项目|毕设设计|单片机物联网毕业设计|智能矿井人员安全管理与区域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文设计实现了一套智能矿井人员安全管理与区域控制系统。系统采用四层架构(感知层、网络层、控制层、应用层),集成UWB/RFID高精度定位、多参数环境监测、设备状态监控等功能模块,通过LoRa/5G混合组网实现数据传输。硬件方面部署本安型传感器、智能矿灯等设备;软件系统具备实时定位、环境分析、应急管理等核心功能,并采用AI算法进行行为识别与事故预测。测试表明系统定位误差<30cm,响应时间&l
毕业设计题目:智能矿井人员安全管理与区域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1. 系统总体设计
1.1 系统架构
-
感知层:传感器网络(环境监测、人员定位、设备状态)
-
网络层:有线/无线通信(工业以太网、LoRa、5G/Wi-Fi 6)
-
控制层:边缘计算节点、PLC/工控机
-
应用层:安全管理平台、可视化监控、预警与应急控制
1.2 功能模块
-
人员定位与轨迹追踪(UWB/RFID/ZigBee)
-
环境监测(瓦斯、CO、温湿度、粉尘、风速)
-
设备状态监控(风机、水泵、运输设备)
-
区域准入控制(危险区域权限管理)
-
应急管理与逃生引导(声光报警、最优逃生路径规划)
2. 硬件子系统设计
2.1 感知层设备
-
环境传感器:
-
瓦斯/CO检测(红外/电化学传感器)
-
温湿度、气压、粉尘监测
-
风速/风向传感器(通风系统优化)
-
-
人员定位终端:
-
UWB(高精度定位,<30cm误差)
-
RFID(门禁与区域权限管理)
-
智能矿灯(集成定位、SOS报警)
-
-
视频监控:
-
防爆摄像头(AI行为识别)
-
热成像(火灾预警)
-
2.2 网络通信
-
有线网络:工业以太网(核心控制)
-
无线网络:
-
LoRa(长距离低功耗,环境监测)
-
5G/Wi-Fi 6(高清视频回传)
-
ZigBee/Mesh(设备互联)
-
2.3 控制与执行设备
-
边缘计算节点:本地数据处理(减少云端依赖)
-
PLC/工控机:风机/水泵/运输设备控制
-
声光报警器:紧急情况预警
-
智能门禁:危险区域准入管理
3. 软件子系统设计
3.1 核心功能模块
-
人员管理
-
实时定位与电子围栏
-
考勤与工时统计
-
危险区域权限管控
-
-
环境监测
-
多参数融合分析(瓦斯、温湿度、O₂等)
-
超限预警与联动控制(如瓦斯超标自动停风)
-
-
设备监控
-
运行状态监测(振动、温度、电流)
-
预测性维护(基于数据分析)
-
-
应急管理
-
逃生路径规划(动态避障)
-
SOS一键报警与救援调度
-
3.2 数据分析与决策
-
大数据分析:历史数据挖掘(事故预测)
-
AI算法应用:
-
人员行为识别(跌倒、违规操作)
-
环境异常预测(瓦斯突出预警)
-
-
数字孪生:3D矿井模型,实时仿真
3.3 可视化界面
-
GIS地图:人员、设备、环境数据可视化
-
移动端APP:管理人员实时监控
-
大屏指挥中心:全局态势感知
4. 关键技术研究
4.1 高精度定位技术
-
UWB + IMU(惯性导航)融合定位
-
多基站协同抗干扰
4.2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
卡尔曼滤波/神经网络数据降噪
-
多源信息协同决策
4.3 低功耗广域通信
-
LoRa + 5G混合组网
-
抗多径干扰优化
4.4 边缘-云端协同计算
-
本地实时控制(低延迟)
-
云端大数据分析(长期趋势预测)
5. 系统测试与验证
5.1 测试方案
-
实验室仿真:模拟矿井环境测试
-
现场试点:小范围部署验证
-
压力测试:高并发定位、通信稳定性
5.2 性能指标
-
定位精度:<30cm(UWB)
-
响应时间:<500ms(从检测到报警)
-
系统可用性:>99.9%(冗余设计)
-
电池续航:>7天(人员终端)
6. 安全与可靠性设计
-
防爆设计:本安型设备(Ex ia/ib)
-
冗余备份:双通信链路、备用电源
-
数据加密:AES-256 + TLS 1.3
-
容错机制:断网仍可本地控制
7. 应用场景扩展
-
智慧矿山:无人化采掘、自动驾驶矿车
-
隧道工程:施工人员安全管理
-
地下管廊:巡检机器人协同
8. 未来发展趋势
-
数字孪生+AI预测:事故提前预警
-
机器人巡检:替代人工高危作业
-
6G+卫星通信:深井无死角覆盖
运行结果展示: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