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用户画像与标签构建及竞品调研
(注:文档部分内容可能由 AI 生成)
·
拼多多用户画像与标签构建及竞品调研
- 拼多多首页设计逻辑:首页分为三大模块,分别服务不同用户需求。顶部搜索与分类服务有明确购物目标的用户;feed 流和营销活动服务无明确目的的 “闲逛” 用户;小游戏服务 “薅羊毛” 型用户,通过差异化设计满足细分需求。
- 用户画像定义:是产品目标人群的概括性描述,是目标用户特征的集合,包含基础属性(年龄、收入等)、行为特征(消费能力、使用目的等)、心理特征(潜在痛点、偏好倾向等),需关联细分需求以指导产品决策。
- 用户画像建立工具:分为四步,前置准备(确定目标用户属性范围,含通用属性和业务属性);定性访谈(探索用户行为背后的原因,输出关键属性及对应需求,可用交叉分析表);定量验证(大样本验证定性结论,确定各类用户占比);形成画像(聚合关键属性,计算占比,可视化,命名并明确核心需求)。
- 用户画像核心要点:核心目的是描述不同属性用户的细分需求,决策价值在于支撑产品功能规划和方向;完整画像包含分类名称、用户属性、分类比例、需求描述,需避免仅罗列属性而不关联需求的误区。
- 用户标签定义:是描述一类用户特征的抽象符号,用于细致描述用户特征、实现用户分层、实施精细化产品策略以提升核心指标,与用户画像相比更精准、多维度,侧重 “如何行动”。
- 用户标签与用户画像的区别:用户画像是感性、宏观的用户描述,用于需求分析和功能规划,解决 “用户是谁 / 需求是什么”;用户标签是精准、多维度的特征符号,用于分层和精细化策略,解决 “如何针对特定用户行动”。
- 用户标签生成方式:主要由产品 / 运营设定标签维度及策略;结合用户点击浏览行为,后台算法自动打标(用户无感知);部分由用户自主选择(如兴趣标签),需多角色协同。
- 用户标签建立工具:首先明确业务目标(避免标签与目标脱节);其次制定结构化标签体系,包括属性标签(描述客观属性,如人口特征、产品特征)、行为标签(含通用行为和付费行为,如使用时长、付费金额等)、业务标签(基于复杂规则,如 RFM 模型)。
- RFM 模型:是用户分层工具,基于用户历史消费数据,从 R(最近交易间隔)、F(交易频次)、M(交易金额)三个维度分析用户价值,将用户分为 8 类,适用于高频消费场景,可调整维度用于非付费场景。
- 竞品调研常见问题:目标不明确(调研前未明确目的,导致竞品选择或分析维度偏差);分析维度不完整(缺失重要维度,如用户分层或关键业务流程);缺乏结论(仅拆解未形成对自身产品的行动建议)。
- 竞品调研四步法:明确目标(分为监控目的和借鉴目的,监控侧重洞察竞品业务意图,借鉴侧重优化自身功能方案);选择竞品(含直接竞品、间接竞品、参考产品);分析维度(监控类关注设计意图和解决方案,借鉴类关注解决方案和产品细节);形成结论(需包含设计意图总结、方案优劣势分析、具体行动计划)。
- 竞品分类标准:直接竞品指目标用户、需求、满足方式三者一致(如美团与饿了么);间接竞品指用户群一致但满足方式不同(如外卖与方便面);参考产品指产品定位 / 目标用户不同,但特定功能满足的需求一致且实现优秀(如非电商产品参考拼多多拼团裂变设计)。
- 用户类指标分类:分为活跃类、增长类、活跃度类、满意度类四大类,用于描述用户特性或产品使用行为,反映用户基础和使用质量。
- 活跃类指标:包括日活跃用户数(DAU,每日活跃用户数量,反映活跃用户规模)、周活跃用户数(WAU)、月活跃用户数(MAU,反映中期及整体活跃规模);用户生命周期(LT,用户从使用到离开的平均活跃天数,用于计算 LTV)。
- 增长类指标:包括新增用户数(首次启动 / 使用的用户数量,用于评估推广效果);获客成本(CAC,获得单个用户的平均成本,用于比较渠道效率);注册转化率(新用户完成注册的比例,用于优化注册流程和评估渠道质量);用户质量(通过关键行为衡量渠道与产品的匹配度)。
- 活跃度指标:包括留存率(新增用户 N 天后回访的比例,衡量用户粘性和产品价值);使用时长(用户在产品中的停留时间,反映粘性和商业化潜力);使用频次(一定周期内用户启动产品的次数,需结合时长分析用户场景);DAU/MAU 比值(用户月内活跃天数比例,衡量产品使用粘性)。
- 满意度指标:主要指净推荐值(NPS,衡量用户推荐产品的可能性,通过推荐者占比减贬损者占比计算,反映满意度和口碑)。
- 商业类指标:包括 GMV(一段时间内商品成交总额,交易类产品核心指标);客单价(付费用户平均支付金额,与付费转化率共同影响 GMV);首购率(用户首次付费的比例,反映商业转化能力);复购率(重复购买用户占比,反映营收可持续性)。
- 核心商业指标计算与关系:ARPU(平均每用户收入,= 付费转化率 × 客单价,衡量变现能力);用户终身价值(LTV,=LT×ARPU,体现用户全生命周期贡献);ROI(投资回报率,分三级,用于评估投放效果和业务盈利性),且 LTV 与 CAC 的比值影响业务可持续性。
(注:文档部分内容可能由 AI 生成)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