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库问答场景中,我们常常遭遇困境。比如,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回答可能出现幻觉,编造出不存在的信息;又或者知识更新不及时,导致回答滞后。而 Retriever 作为 LangChain 中 RAG(检索增强生成)架构的核心组件,扮演着智能调度中枢的关键角色,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为企业提供更精准、可靠的问答服务。

一、RAG 工作流整体简单梳理

RAG 架构相当于一个高效的快递仓库系统。
首先,文档加载,就如同将各类货物(不同格式的文档)运输入库。
接着,智能分块,即将货物分割成合适大小的包裹。这一步的 chunk_size 策略很关键,分块过大,后续处理时可能会包含过多无关信息,影响答案精度;分块过小,又可能导致语义不完整。我们建议根据业务场景测试 300 - 800 字符范围。
然后,通过向量化为每个包裹生成独特的“标签”,这需要精心挑选嵌入模型,以确保标签能准确反映包裹内容的语义信息。
之后,将带有标签的包裹存储到向量存储仓库中。当用户提问时,检索器调度就发挥作用,根据问题快速从仓库中找出最相关的包裹,也就是最匹配的文档片段,最后将这些信息与大语言模型结合,生成最终的回答。

二、核心检索器对比解析

  • kNN 检索器:精准狙击手 :其工作原理是,当收到用户问题后,先利用嵌入模型将问题向量化,然后与向量库中的向量进行比对,通过余弦相似度计算(cos(θ) = A·B / (||A|| ||B||) ),找出 Top K 个近邻向量,再根据得分排序并过滤结果。这一过程就像精准狙击步枪,在大规模数据中精准定位目标。其优势在于对精度要求极高的场景表现出色,如法律条款查询。在实际的法律场景中,我们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用户询问某一具体法律条款的适用情况时,kNN 检索器能够精准地从海量的法律条文中找出最相关的条款,为律师和法务人员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但面对百万级数据时,查询性能会成为瓶颈,查询时间会明显增加。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通过设置相似度阈值来过滤结果,例如在 Python 代码中可设定 search_kwargs={"k": 4, "filter": {"bool": {"must": {"range": {"score": {"gte": 0.8}}}}},以筛选出更符合需求的高相似度文档。这里有个坑要注意,相似度阈值的设置需要根据具体业务场景和数据特点进行反复测试和调整,设置过高可能会导致召回结果过少,设置过低则可能降低检索的精准度。
  • Elasticsearch 检索器:混合作战专家 :它结合了传统 BM25 和向量检索的双引擎优势。BM25 算法 适用于处理日期、产品编号等结构化检索,能依据关键词匹配度和文档频率等因素快速筛选出相关文档;而向量检索则可解决诸如“客户服务响应慢”等语义查询问题。在配置时,建议设置 {text_field: "content", dense_vector_field: "embedding"},保留原始文本字段供结果验证。当企业已有 ES 生态时,采用该检索器可大幅降低迁移成本,实现知识检索的平滑升级。例如,一家电商企业已经在使用 Elasticsearch 进行商品搜索,其商品信息包括标题、描述、价格、库存等结构化数据。通过引入 Elasticsearch 检索器,他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 ES 索引和查询能力,在处理用户对产品的语义查询时,既能利用 BM25 检索快速匹配关键词,又能利用向量检索理解用户查询的语义意图,从而提供更加精准和全面的搜索结果。

三、检索器技术选型指南

检索质量由嵌入模型、相似度算法、分块策略共同决定。以下是不同场景下的向量库选型对照:

场景 推荐方案 考量维度
快速验证 Chroma 轻量、免安装,适合小规模数据快速测试。对于初创企业或者小型项目团队,可以在本地快速搭建知识库问答系统,进行初步的功能验证和效果评估。不过,随着数据量的增加,Chroma 的性能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查询速度会变慢。
千万级数据 FAISS + 量化索引 内存压缩比高,能在保证检索效率的同时降低存储成本。在一些大型的互联网企业或者数据密集型行业,如金融、电信等,需要处理海量的知识数据,FAISS + 量化索引的组合可以有效地应对大规模数据的检索需求。例如,某金融机构需要对大量的金融法规、交易记录、客户案例等进行知识检索,通过使用 FAISS + 量化索引,可以在有限的内存资源下实现高效的向量检索,快速响应用户的查询请求。
混合查询 Elasticsearch 可充分利用已有生态,满足复杂查询需求,兼顾结构化与语义检索。在企业的业务系统中,往往已经存在 Elasticsearch 的应用,如日志分析、企业搜索等。此时,利用 Elasticsearch 作为检索器,可以将新的知识库问答系统与现有系统进行无缝集成,减少数据迁移和系统整合的成本。同时,对于一些需要同时处理结构化数据和语义查询的场景,如企业的客户知识库,其中包含客户的基本信息(结构化数据)和与客户的沟通记录(文本数据),Elasticsearch 可以很好地满足这类混合查询的需求。

四、企业落地建议

  • 警惕“相似度陷阱” :高相似度并不一定意味着正确答案。例如,一份过时的文档可能与问题高度相似,但提供的信息却不准确。我们需要结合文档的时效性、可靠性等多维度因素对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在实际的企业应用中,可以建立一个文档的元数据管理系统,记录文档的创建时间、更新时间、版本号、来源等信息。在检索结果返回后,根据这些元数据信息对结果进行二次过滤和排序,优先选择时效性强、来源可靠的文档片段,从而降低相似度陷阱带来的风险。
  • 动态更新策略 :为确保知识库的时效性,可设置文档版本监听机制。一旦检测到原始文档更新,及时重新执行文档加载、分块、向量化及存储流程,以更新向量数据库中的对应信息。在实现过程中,可以采用文件监听工具或者版本控制系统与知识库系统进行集成。例如,对于存储在 Git 仓库中的文档,通过设置 Webhook,当文档被修改并提交到仓库时,触发知识库系统的更新流程,自动重新加载和处理文档,确保知识库中的信息始终与最新版本保持一致。
  • 成本控制 :根据企业的查询量和预算,合理选择嵌入模型。如对于查询量较小的企业,可选用开源模型以节省成本;而对于查询量大、对精度要求高的场景,可考虑使用性能更优但成本相对较高的 Ada-002 等模型。在选择开源模型时,需要考虑模型的性能和兼容性。一些开源模型虽然免费,但可能在特定数据集上的表现不佳,或者与企业的业务需求不完全匹配。因此,在选用开源模型之前,建议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评估,选择适合企业自身业务特点的模型。同时,也可以考虑对开源模型进行微调(Fine-tuning),以提高其在特定领域的性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性能上的不足。

结语

Retrievers 在 LangChain 的 RAG 架构中,如同知识到智慧的转化器,能有效提升企业知识库问答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我们建议企业从试点业务开始验证,如先在 HR 政策问答等场景中应用,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到更多业务领域,从而充分发挥 Retriever 的优势,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知识库问答系统作为企业智能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企业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提高内部工作效率、促进知识共享和创新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