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农信以AI技术开创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
通过科技与AI的协作驱动,中和农信不仅为农村金融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成功范本,更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贡献了重要力量。在智能时代的浪潮中,这种以技术创新驱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模式,必将为更多农村地区带来发展机遇,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对于长期面临服务难题的农村金融领域而言,AI技术的深度应用更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助农机构,中和农信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分享的实践经验,为行业探索AI赋能农村金融服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据统计,截至2024年末,中和农信服务已覆盖23省(自治区、直辖市)550多个县域,触达超过10万个乡村,平台累计交易客户数近480万名,其中约310万名客户使用过农村普惠信贷服务。面对如此庞大的农村客户群体,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显然已无法满足需求。
破解农村金融服务核心难题
中和农信在论坛中深刻分析了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核心挑战。据介绍,传统金融主要依赖固定资产信息、固定收入、互联网数据及专家经验进行风控判断,但这在中国农村面临巨大挑战。中和农信服务的数百万农村小微客户中,68%为初中及以下学历,且存在大量征信白户,他们难以提供标准化信息,更容易被排除在传统金融体系之外。
针对这一现状,中和农信充分发挥在农村市场的深耕优势,建立起直达乡村的线下服务网络和领先的数智化服务能力。通过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数字化的线上+线下全渠道业务模式,将线上产品销售和线下体验及服务相结合,更好地满足了农村用户多元化的生产、生活需求。
AI技术驱动的全方位创新实践
面对AI新势力的冲击,中和农信认为做好农村金融,以下核心要素依然成立:基于大数据的智能风控需求持续增长;专家经验风控仍有价值;对优质服务体验的追求不变。核心挑战在于如何低成本、准确采集分析农户稀疏数据,并简化服务流程。面对挑战,中和农信在原有的遍布全国500多个县的本地基层服务网络基础上,以科技+AI为双翼,在农村金融领域展开了多维度创新。
首先是深度数据价值挖掘。立足农村"熟人社会"特性,中和农信运用AI技术分析客户在乡村的关系网络、邻里口碑以及精细化的种养殖信息,提取大量有效信息数据,为农户提供精准服务。
其次是智能工具矩阵的开发。为提升客户经理的服务效能,中和农信打造了覆盖全流程的AI工具矩阵,包括AI调审助手、征信智能助手、AI流水分析工具、AI数字督导、智能营销工具、AI还款提醒工具等。这些工具把金融专家"带到"田间地头,在农村一线环境下进行调查审批作业,帮助农户及时、精准地获取金融服务,大幅提升了时效性与准确性。
在技术支撑下,中和农信自建了高标准智慧农业服务管理系统、供应链ERP系统、智慧拼车物流系统等,数字赋能业务成效显著。专门开发的移动App结合电子地图,帮助一站式农服站长实现乡村级地块的精细化管理,农技专家也实现了"云端作业",通过"线上问诊"进行作业指导。
全流程智能化管理优化用户体验
在全流程智能管理方面,中和农信的AI应用覆盖了贷前、贷中、贷后各个环节。在贷前环节,AI专注于材料的真实性核验和风险识别;线上系统利用数据实现加速审批,辅助专家决策,并依托数字模型实现额度秒级测算,相较传统模式实现了"时效性飞跃"。
在员工服务过程中,AI数字助手能优化营销路线规划,指导沟通策略;数字人助手更能在团队晨会、复盘会议中提供智能指导,赋能一线管理,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智能交互体验的提升。得益于大模型技术发展,AI数字助手通过流畅的语音交互方式,为大龄用户群体带来了更便捷、友好的服务体验。
这种技术创新的成果在客户满意度调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2024年与中和农信有业务往来的2390位被访者中,有超过92%的受访者对产品和服务表示满意,约94%的受访者愿意再次选择中和农信的服务。
中和农信的实践经验表明,AI技术在农村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破解传统服务模式的痛点,更能为农村客户带来更加便捷、精准、人性化的金融服务体验。据中和农信介绍,当前农村用户获取金融服务的难度与成本仍远高于城市,AI会是推动金融普惠的利器。中和农信呼吁需要互联网大厂、金融机构、助农机构等各方共同努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丰富针对农户的金融供给,真正践行"AI向善"的愿景。
通过科技与AI的协作驱动,中和农信不仅为农村金融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成功范本,更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贡献了重要力量。在智能时代的浪潮中,这种以技术创新驱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模式,必将为更多农村地区带来发展机遇,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