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接管广告优化师?跨境营销的生死抉择
广告投放间,AI已悄然坐在优化师身侧,不是替代者,而是新搭档。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钛动科技全球首个营销AI Agent——Navos的亮相引发行业震动。这款产品在创意生成、广告投放、数据分析等全链路环节实现了自动化协作。与此同时,谷歌在2025 Marketing Live上推出AI Max工具,实现“语意竞标”——即便广告主未设定关键词,AI也能根据页面内容自动触发广告展示。Meta的扎克伯
广告投放间,AI已悄然坐在优化师身侧,不是替代者,而是新搭档。
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钛动科技全球首个营销AI Agent——Navos的亮相引发行业震动。这款产品在创意生成、广告投放、数据分析等全链路环节实现了自动化协作。
与此同时,谷歌在2025 Marketing Live上推出AI Max工具,实现“语意竞标”——即便广告主未设定关键词,AI也能根据页面内容自动触发广告展示。
Meta的扎克伯格更激进地宣称要构建“完全自动化的广告生态系统”,让广告主仅需提交目标和预算。
当AI以如此速度重塑营销链路,一个尖锐问题浮出水面:优化师是否将成为被淘汰的职业?
01 效率革命,AI Agent重构营销全链路
2025年成为营销AI落地的分水岭。麦肯锡最新报告将“智能体AI”列为最具颠覆性的营销技术,这类系统已从实验性工具演进为可自主管理复杂工作流的“虚拟同事”。
在创意端,Navos展现多模态生成能力。当为一个女装品牌制作TikTok素材时,它能分析爆款视频特征,自动生成真人试穿视频,精准匹配“黑五”促销场景。
在投放端,谷歌的AI Max实现“非关键词触发”机制——沃尔沃未购买“适合家庭的电动SUV”关键词,AI仍将其广告推至相关搜索结果首位,并动态生成定制化标题。
在优化端,AI实时盯盘成为新常态。Navos能基于预设规则自动调整出价和预算,Meta的生成式广告模型(GEM)初步测试已带来5%的转化率提升。
效率跃升背后是数据支撑:采用AI工具的营销团队,成熟客户ROI平均提升3倍,中小客户甚至可达50倍。
02 替代or增强?优化师的价值重构
当扎克伯格宣称未来品牌“不需要创意团队,也不需要数据分析师”,似乎暗示着职业消亡的危机。但现实远比这复杂。
AI确实在接管重复性操作。Meta的自动化系统已能生成视频素材、扩展图片尺寸、甚至实现虚拟试穿。谷歌的Marketing Advisor可自动检测并修正广告标签安装错误。
高端品牌的创意护城河依然坚固。奢侈品牌对AI生成素材接受度有限,它们更看重品牌调性的独特性和叙事深度。而策略级决策仍依赖人类经验:当Navos识别到某地区转化异常波动时,优化师需结合当地文化背景、政策变化解读数据,制定针对性调整。
麦肯锡揭示真相:78%企业已在至少一个营销功能中使用AI,但核心价值正转向“人机协作新范式”——人类负责战略监督和创意启发,AI承担执行监控。
03 跨境战场:AI工具生态与优化师的协同进化
当AI技术重塑营销链路,2025年全球市场涌现多款定位各异的智能工具,形成“垂直场景深化”与“全栈自动化”两大阵营。优化师需根据企业规模与需求,选择适配的“数字同事”:
一、垂直深耕型:行业Know-How的AI化封装
-
钛动科技Navos:依托8万家企业闭环数据训练,覆盖“洞察-创作-投放-优化”全链路。其多Agent协作机制(如AO/AD/AS Agent)可72小时完成10国市场攻坚,将传统4A公司3个月周期压缩至3天,人力资源效率提升超10倍。
-
AdCreative.ai:专注创意生成环节,凭借百万级iStock素材库与转化率预测算法,5分钟产出平台适配的图文/视频素材,实测点击率提升最高达14倍。但需注意其高阶功能费用较高,且对投放策略介入较浅。
二、全栈托管型:中小企业“零门槛出海”引擎
-
易点天下AdsGo:以“全托管Agent”为核心,用户输入目标后,Multi-Agent系统自动完成市场分析、跨媒体广告构造、长效策略生成。内测数据显示,其帮助中小企业降低单次转化费用26%,点击率提升47%,人力成本节省65%。
-
Meta ALM自动化生态:通过版位自动分配、预算自治系统实现“无人盯盘”,家具品牌Castlery应用后千禧一代转化率提升71%,印证算法对高价值人群的识别精度。
工具对比与选型建议
工具 | 核心优势 | 适用场景 | 人力替代率 |
Navos | 全链路闭环、行业数据深度 | 中大型企业多国饱和攻坚 | 执行层70%+ |
AdsGo.ai | 5分钟启动、全自动策略托管 | 新手/中小企业轻量化出海 | 初级优化师90% |
AdCreative.ai | 爆款素材批量生成 | 创意匮乏型团队 | 设计师50% |
对中小商家的关键结论:
若追求“一键启动”的极致效率,AdsGo.ai的全托管模式显著降低出海门槛——其ALL in ONE界面设计、自动规避“素材疲劳”的智能调控,尤其适合无专职优化团队的初创企业。而中大型企业更需Navos类工具,将人类经验沉淀为可复用的AI策略资产。
04 未来已来:协同进化的新物种
行业数据显示,98%的营销人员已在工作中使用AI工具,但仅有29%将其深度整合至日常流程。这种差距恰恰是进化空间——当Navos等系统将优化师从跨平台盯盘、手动调价中解放,人的价值正重新锚定于三方面:
文化解码者:AI能生成本土化文案,但无法像人类那样捕捉“斋月促销”中宗教情感的微妙表达;
策略指挥官:面对Navos提供的10种优化方案,优化师需结合品牌长期战略做出取舍;
伦理守门人:当AI为提升CTR建议打擦边球时,人类需守住品牌调性底线。
行业洗牌期的幸存者,将是两类人:拥抱AI的优化师,与深耕垂直场景的AI工具。谷歌广告产品总监私下承认:其AI Max工具使初级优化岗位减少30%,但精通人机协作的资深优化师薪资上涨45%。
钛动科技Navos的定位揭示真相:客户负责高价值决策,AI接手重复性工作3。在东京某广告公司,优化师美纪每天用2小时审核AI生成的策略,其余时间策划跨文化创意实验——这是未来优化师的缩影。
当广告业走向“每个人都能投广告”的时代,善用AI工具的优化师将不可替代。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