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C 2025 AI智能体元年 未来已来
章老师 WAIC2025 见闻。呈现 AI 走向实用、“硬件 + 场景” 成主线、AI 成个体杠杆三大趋势,分享企业和个体学 AI、用 AI、建系统与护城河核心要点,后续将聚焦教育和个体变现深入解析。
大家好,我是AI商业架构师章老师,专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企业获客效率,帮助IP创业者和企业家用AI降本增效!
这几天全球科技界最火热的事情应该就是上海的 WAIC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了。我们给教育类企业的AI入企业务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所以我们白天服务客户,晚上10点到家后还得去跟进分会场的回放。
最离谱的是29号,在我看完四个分会场的内容,写完笔记和报告,到早上凌晨四点才睡!
但是付出是值得的,今年的 WAIC 可以说是从 2018 年到现在含金量最高的一届。
所以我决定手撸三篇文章,给大家由浅入深,由广及垂的给大家分享一下WAIC的重要信息和我的所思所想。
这篇作为系列的第一篇。先给大家说一下,这次的 WAIC2025 niubi在哪里、为什么咱们必须要关注、其中蕴含了哪些商机 以及 对于企业和超级个体,你需要如何才能尽快拥抱 AI。
在后面的文章,我会把这四天内,十几个论坛,接近300多个小时的内容,串起来,深入聚焦到 人工智能+知识付费/教培行业 和 人工智能+超级个体 应用场景,为大家分享我的视野和思考。
一、WAIC 2025 这次涵盖了哪些内容
这次 WAIC 涵盖了:
大模型技术发展、AI科学技术汇报、算力集群、终端硬件、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教育 等主题。
这届大会为什么是历史之最呢,
因为今年大会不仅邀请到了12位诺贝尔奖、图灵奖等国际顶尖奖项获得者,80余位国内外知名院士以及1200+来自全球的嘉宾,
会议参会商涵盖了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款智能机器人,还有80余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的重磅新品,规模创历届之最。
可以说,想要了解全球的AI发展动向,仔细分析了解这次大会报告的内容,就够了。
二、全球清晰可见的三大趋势
这次 AI 发展的浪潮,从 2023 年还有点模糊,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变得格外清晰了。
这次 WAIC 不只是顶级科技的展示舞台,更是各路资本、企业、创业者、开发者判断未来方向的重要信号塔。
我看到了三个清晰的趋势:
-
AI从“看不懂”到“用得上”
非常明显,大模型热潮从“科研圈”走向“产业圈”。不仅百度、阿里、腾讯、华为这样的巨头持续布局,也能看到像MiniMax、DeepSeek、百川、月之暗面 新锐选手 也走进了消费者的视野。
AI赛道企业开始卷精度、卷效率、卷垂类场景适配。
也就是说:AI正在走下神坛,真正变成人人可用、企业刚需的基础设施。
-
“AI硬件”+“场景落地”成为双主线
英伟达大家都知道就不说了,国内算力公司云天励飞、燧原、壁仞大出风头。
同时,手机、PC、穿戴设备都在“AI化”。
而更重要的是,AI正在全面“进厂、进楼、进企业”——教育、金融、医疗、制造、零售、内容、营销、政务,各个行业都在试点部署AI解决方案。
如果你的企业还没有拥抱 AI,而现在只要你想要拥抱AI,你就会发现你的行业已经大概率有能稳定提效 30% 的解决方案了。
-
个人创业者时代,AI是新的“杠杆工具”
这是我最关心的方向。开发者论坛上,有一个特别让我震撼的数据:国内AI开发者总量已超过430万。(这还是不完全统计)
而越来越多的“超级个体”开始拥抱AI工具,
四大主流应用场景分别是:知识变现、品牌打造、产品自动化、团队智能协作。
这背后的逻辑是:AI已经不是“懂技术的人”专属了,而是“懂用户的人”抓红利的起点。
三、企业和个体:现在该怎么做?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主、知识博主、自媒体人、教育从业者、培训机构校长、甚至只是对AI有点兴趣的普通人,我建议你:
-
立刻启动AI学习与评估:提升基础的对于大模型能力的认知、理解数据如何转化为资产。
-
找到你业务中的“重复性环节”开始做AI替换:从内容、客服、营销、管理、销售流程中,先辅助,再替代、最后重构。
-
深度深度深度拥抱AI工作流:不要只用一个“工具”,而是像我们在服务客户那样,每个单位必须搭建一整套从内容生产 → 投放优化 → 用户沉淀 → 私域成交的AI自动化系统。
-
立刻开始构建你的“AI护城河”:思考你的企业、你的个人专业能沉淀什么数据、什么模型、什么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的智能体,避免被工具替代。
后面的内容,我会从 “AI + 教育企业” 与 “AI + 超级个体变现路径” 两个方向,深入拆解 WAIC 2025 里我关注的那些关键细节、技术风口与实战商机。
欢迎点赞转发收藏,或者直接和我Zhang900975交流 —— 未来已来 让我们 快马加鞭 无限进步~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