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雷达回波信号产生原理

        雷达接收的回波可以是目标前向散射的,也可以是后向散射的,后向散射通常为双多基地雷达特有的。
        雷达接收的信号可以表示为
         x(t) = S ( t ) + N ( t ) + C ( t ) + J ( t ) 

        其中,S ( t )表示目标的后向散射回波,N ( t ) 表示噪声,C ( t ) 表示为杂波,J ( t ) 表示干扰。这里对杂波和干扰进行一个比较。

2. 雷达目标回波信号的生成

        这里主要将接收信号中的S ( t ) S(t)S(t)、后续会依次将介绍杂波、干扰,以LFM线性调频信号为例,1个chirp静止目标回波表达式为:

        对于有多个chirp信号的回波表达式,当目标有速度时,此时会产生多普勒频移fd:

在这里假设在一个周期中,有M=128个chirp信号,信号发出后,

 3. 雷达目标回波信号的中频形式

        雷达产生的回波通常有两种做法:

        方法一:直接将发射信号的采样点按照距离得到延时Tao,对发射信号进行平移;

        方法二:直接产生混频后的接收信号。

        对于方法一,接收信号的第一个点的相位和发射信号的第一个点的相位是一样的,其实,按照波的传播来说,他由初始位置运动到目标所在位置时,其第一个点碰到目标的初始相位并不一定和发射信号的初始相位一致,所以雷达通常是通过发射信号的基准晶振来判断接收到的信号的时间延迟,将这个时间延迟对应的相位补偿后,就可以实现接收信号的第一个点的相位和发射信号的初始相位一样了。

        通过以上分析,直接使用发射信号的基准相位(t=0)的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的共轭信号进行混频:

4. 雷达目标回波信号的脉冲压缩

        匹配滤波器(Match filter,MF)是当输入端为信号与加性白噪声时,使其输出信噪比最大的滤波器,就是一个与输入信号相匹配的最佳滤波器。目标回波通过匹配滤波器能够获得最大信噪比输出,这样可以获取目标距离。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