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备案的背景及发展趋势
我相信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创意、尽心竭力开发的产品只能处于黑暗之中上不了台面,连和别人拼质量拼运营拼策划的机会都没有。
写在前面,过河卒原创内容禁止抄袭搬运洗稿,被我发现一定追究到底!请友商要点脸别让我挂你
以此文记录自己做算法备案相关业务这一年来,陪伴、注视着算法备案政策要求一起成长、进步的轨迹。大家能从这篇我记录的算法备案发展史,洞悉到哪些信息和我国AI未来发展的趋势呢?
2023年4月ChatGPT在国内掀起生成式人工智能狂潮,百度文心一言紧随其后,市面开始大量涌现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应用。
2023年6月,因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具备舆论属性,网信办紧急颁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要求所有对境内公众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主体必须进行算法备案,并要求产品分发渠道同责审核。算法备案成为AIGC产品合法合规上线运营的硬性管理条件。未备案的产品主体负责人将被约谈,产品须关停下架至少两个月进行备案。
2024年4月,ICP备案(非ICP许可证,仅ICP域名备案)成为算法备案强制性前置要求。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算法备案审核工作从“增量”转变为“提质”。算法备案门槛要求开始提高。
2024年8月,网信办对多模态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报审材料审核收紧,要求文件当中所涉每个算法均需按模态分开逐个撰写。
2024年9月,网信办发布“关于征求《网络安全技术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对于AIGC产品标识功能进行强制性规范化管理。新规即将发布,审核政策将进一步收紧。
2024年10月,网信办进一步要求使用第三方内容审核服务的主体,需提供第三方内容审核后台管理页面截图外,还需提供第三方内容审核接入使用合同,审核进一步提高算法备案审核规范性。
2024年12月,央网办开始对即将发号的备案材料进行抽检复核,复核形式为电话复核。委托给材料上报主体的归属地网信办进行致电联络,询问核对算法、产品、公司情况与材料撰述是否相符。
2024年12月,当月批网信办放号仅放到了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报审合格的算法(当批411个,第八批发放509个,第七批发放487个,第六批492个),11月上旬之后报审的算法均未发放,仍处于审核中阶段,需要等后面的批次才能按序发放。中国AI市场如火如荼,AI应用大爆发,网信人手不足,压力过大,材料积压过多,审核进度缓慢;从网信积压情况推断后续审核效率可能也不容乐观,算法备案审核发号效率与严格程度很可能向游戏版号发号靠拢。
2025年2月,部分地区材料复核形式转为线下复核,部分地方网信办会要求备案主体携带全部备案材料文件的电子版与纸质版,到网信办线下当面核查提问。
过河卒算法备案真诚的提醒您
只要是您想做这个事
就抓紧考察赶紧落地!
算法备案,只会越来越严格
中小型企业算法备案只会越来越难!
尽快让产品通过算法备案,合法合规上线运营、大张旗鼓宣传推广、光明正大瓜分市场蛋糕才是正事!
AI市场竞争激烈,算法备案才有底气!
否则您将需要防备:巡查的网信办、挑刺的用户、竞争的友商,一被举报,产品立即下架至少两个月,所有心血都将付之东流!
我相信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创意、尽心竭力开发的产品只能处于黑暗之中上不了台面,连和别人拼质量拼运营拼策划的机会都没有。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