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要计算下边电路中电容两端电压随时间变化。(根据戴维南定理,可以用一个独立电压源与电阻串联代替其他一般线性电路)

阻容电路

设初始条件为:

  • vc(0)=V0v_c(0) = V_0vc(0)=V0,电容的初始电压。
  • vi(t)=VIv_i(t) = V_Ivi(t)=VI,直流电压源电压。

现在来看下 t>0t > 0t>0 之后的电容电压 vc(t)v_c(t)vc(t) 随时间的变化。

数学推导

根据电容的伏安特性,有

i=Cdvdti = C \frac{dv}{dt}i=Cdtdv

根据节点电压法可以写出这个电路的节点方程

RCdvc(t)dt+vc(t)=vi(t)RC\frac{dv_c(t)}{dt} + v_c(t) = v_i(t)RCdtdvc(t)+vc(t)=vi(t)

因为设定的初始条件 $ v_i(t) = V_I $

带入后,方程为:

RCdvc(t)dt+vc(t)=VIRC\frac{dv_c(t)}{dt} + v_c(t) = V_IRCdtdvc(t)+vc(t)=VI

我们的目的是解出 vc(t)v_c(t)vc(t)

这里使用求特解加齐次解的方法解这个微分方程

vc(t)=vcp(t)+vch(t)v_c(t) = v_{cp}(t) + v_{ch}(t)vc(t)=vcp(t)+vch(t)

vcp(t)v_{cp}(t)vcp(t) ,特解

vch(t)v_{ch}(t)vch(t) ,齐次解

下面是求解的具体的三个步骤:

  1. 找到一个特殊解
  2. 找出对应的齐次方程的通解
  3. 根据初始条件,计算常数参数。
1.找特殊解

RCdvcp(t)dt+vcp(t)=VIRC\frac{dv_{cp}(t)}{dt} + v_{cp}(t) = V_IRCdtdvcp(t)+vcp(t)=VI

可以尝试 vcp=VIv_{cp} = V_Ivcp=VI ,带入微分方程中进行验证

因为常数的微分为 0, 所以上式为:

$ 0 + V_I = V_I$

等式成立,可以确定 vcp=VIv_{cp} = V_Ivcp=VI 是 $ v_c(t) $ 的一个特解,得到

vcp=VIv_{cp} = V_Ivcp=VI

2.计算齐次方程的通解

RCdvc(t)dt+vc(t)=VIRC\frac{dv_c(t)}{dt} + v_c(t) = V_IRCdtdvc(t)+vc(t)=VI 对应的齐次方程为

RCdvch(t)dt+vch(t)=0RC\frac{dv_{ch}(t)}{dt} + v_{ch}(t) = 0RCdtdvch(t)+vch(t)=0

因为 dexdx=ex\frac{de^x}{dx} = e^xdxdex=ex

所以一般这种微分方程可以尝试使用 vch(t)=Aestv_{ch}(t) = Ae^{st}vch(t)=Aest 这种形式的通式来尝试,其中 A、sA 、 sAs 都为待确定参数,

带入验证,

RCdAestdt+Aest=0RC\frac{d{Ae^{st}}}{dt} + Ae^{st} = 0RCdtdAest+Aest=0

可以化为

RCAsest+Aest=0RCAse^{st} + Ae^{st} = 0RCAsest+Aest=0

这里舍去 A=0A = 0A=0 的解, 可以约掉 AestAe^{st}Aest,化简为

RCs+1=0RCs + 1 = 0RCs+1=0

即当 s=−1RCs = -\frac{1}{RC}s=RC1 时,vch(t)=Aestv_{ch}(t) = Ae^{st}vch(t)=Aest 成立。

RC记为τRC 记为 \tauRC记为τ , 读作 tào,单位是时间

vch(t)=Ae−tτv_{ch}(t) = Ae^{-\frac{t}{\tau}}vch(t)=Aeτt

3.带入初始条件,计算常数参数

根据前两步计算,我们还差一个未知常数参数 A 没有得到,这一步使用初始条件来计算 A ,目前我们已经得到了

  • vcp=VIv_{cp} = V_Ivcp=VI

  • vch(t)=Ae−tτv_{ch}(t) = Ae^{-\frac{t}{\tau}}vch(t)=Aeτt

带入 vc(t)=vcp(t)+vch(t)v_c(t) = v_{cp}(t) + v_{ch}(t)vc(t)=vcp(t)+vch(t) 可得

vc(t)=VI+Ae−tτ,τ=RCv_c(t) = V_I + Ae^{-\frac{t}{\tau}},\tau = RCvc(t)=VI+Aeτtτ=RC

已知 t=0t = 0t=0 时, vc(t)=V0v_c(t) = V_0vc(t)=V0

可得

V0=VI+Ae−0τV_0 = V_I + Ae^{-\frac{0}{\tau}}V0=VI+Aeτ0

V0=VI+AV_0 = V_I + AV0=VI+A

A=V0−VIA = V_0 - V_IA=V0VI

最终结果

通过以上三步,可以得到最终的结果为:

vc(t)=VI+(V0−VI)e−tτ,τ=RCv_c(t) = V_I + (V_0 - V_I)e^{-\frac{t}{\tau}},\tau = RCvc(t)=VI+(V0VI)eτtτ=RC

举例验证

通过设定一些具体的参数进行验证,设

  • V0=5vV_0 = 5vV0=5v ,电容上携带的初始电压
  • VI=3.4vV_I = 3.4vVI=3.4v ,电路中独立电压源的直流电压
  • R=100kΩR = 100k\OmegaR=100kΩ ,电阻阻值
  • C=10uFC = 10uFC=10uF ,电容容值

将这些具体数值带入函数中,可得

vc(t)=3.4+(5−3.4)e−t1v_c(t) = 3.4 + (5 - 3.4)e^{-\frac{t}{1}}vc(t)=3.4+(53.4)e1t

绘制曲线

使用绘图软件,将下边这个函数绘制出来

vc(t)=3.4+(5−3.4)e−t1v_c(t) = 3.4 + (5 - 3.4)e^{-\frac{t}{1}}vc(t)=3.4+(53.4)e1t

可以得到如下曲线,只考虑 t > 0 的部分

函数曲线

LTspice仿真

下边是仿真结果

仿真结果

元件实测

实验测试通过设置下降沿单次触发得到的波形曲线

实测结果

对电阻电容的测量,误差不大,仿真就按标称值进行的

电阻阻值

电容容值

电脑电源改装的电压源,手动插拔切换的电压

用到的电源

用面包板和直插的元件搭建的测试电路

电路实物图

参考

麻省理工学院公开课——电路与电子学 p13: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s411v7Ep?p=13&vd_source=55a350b8650fa259fcd33c6529c36cf5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