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祝大家 happy 1024 programmer’s day !
Then 直接上干货吧。
首先编写目标类或者增量代码的单元测试。以JUnit为例:

1. 增量代码单元测试

package com.your.package;

import org.junit.jupiter.api.Assertions;
import org.junit.jupiter.api.MethodOrderer;
import org.junit.jupiter.api.Test;
import org.junit.jupiter.api.TestMethodOrd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Autowired;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test.context.SpringBootTest;

/**
 * @author Gwo_001
 * @date 2024/10/24 14:35
 * @descriptions 单元测试
 */
@SpringBootTest
@TestMethodOrder(MethodOrderer.MethodName.class)
public class XxxTest {

    @Test
    public void _01_YourMethodNameSuccess() {
    	// 编写【阳性测试】逻辑
        Assertions.assertEquals("123456","123456","阳性测试失败!");
    }

    @Test
    public void _02_YourMethodNameFail() {
       // 编写【阴性测试】逻辑
        Assertions.assertNotEquals("123456","54321","阴性测试失败!");
    }
}

2. 执行覆盖率检测

选择单元测试

我们选择对应的单元测试后,点击Tool Bar中有一个【run “XxxTest” with coverage】

toolbar中的run with coverage

4. 全量覆盖率查看

如果想查看全量覆盖率,直接在项目的根目录文件夹右击,然后按照下图操作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结果查看

等待单测跑完,在右上角会弹出检测结果,可以选择展示全量覆盖率、增量代码覆盖率(或者叫未提交代码覆盖率更准确一点吧)。按照class(类级)、method(方法级)、line(行级)来展示覆盖率测试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后,在实际开发中可能大家都不太喜欢写单元测试(其实我也一样哈哈),但其实单元测试可以帮助我们将BUG左移,越早发现BUG解决问题的成本也就越低。总比代码推到线上了,产生了一堆脏数据了、客诉也上来了之后再去修改容易吧哈哈。
所以我们在提交代码前时不妨跑一跑单元测试,看一看我们增量代码的覆盖率如何。

仅做记录,欢迎指正!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