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文章目录

一、5.8GHz射频接收机链路仿真


目的

  1、熟悉射频接收机整体结构。
  2、学习使用MATLAB工具进行行为级仿真。
  3、进行简单的通信链路预算。
  4、直观感受接收机各个模块对整体性能的影响。
  5、分析增益、线性度、噪声系数等参数。


一、原理

1、仿真工具

  MATLAB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数学软件,针对不同领域提供各种工具箱,帮助设计者快速建模以及仿真。在本次实验中,主要用到MATLAB的 R F RF RF T o o l b o x Toolbox Toolbox
   R F RF RF T o o l b o x Toolbox Toolbox提供用于分析,处理和可视化RF数据的功能,可以分析 S S S 参数, 在 S , Y , Z , T S,Y,Z,T S,Y,Z,T 和其他网络参数之间转换; 并使用矩形和极坐标图以及Smith圆图图表可视化RF数据。
   R F RF RF T o o l b o x Toolbox Toolbox 内置 R F RF RF B u d g e t A n a l y z e r Budget Analyzer BudgetAnalyzer 应用程序,可以让设计者从噪声,功率和非线性方面分析收发器链,并可以导出为 S i m u l i n k Simulink Simulink块, S P I C E SPICE SPICE网表或 V e r i l o g Verilog Verilog- A A A模块以进行时域仿真。

2、二次下变频超外超接收机

  二次变频就是先将信号变频到第一中频(如 9702 9702 9702 10.7 M H z 10.7MHz 10.7MHz),再将该第一中频通过第二次变频变换到通常的 455 k H z 455kHz 455kHz即第二中频。增加变频级数和使用较高的第一中频频率都有利于提高镜象抑制。
  二次变频的目的:提高镜象抑制能力和提高灵敏度
  超外差式接收机的 优点 :
  1. 由于变频后为固定的中频,频率比较低,容易获得比较大的放大量,因此接收机的灵敏度可以做得很高。
  2. 由于外来高频信号都变成了一种固定的中频,这样就容易解决不同电台信号放大不均匀的问题。
  3. 由于采用“差频”作用,外来信号必须和振荡信号相差为预定的中频才能进入电路,而且选频回路、中频放大谐振回路又是一个良好的滤波器,其他干扰信号就被抑制了,从而提高了选择性。

二、要求

  使用RF Budget Analyzer应用程序搭建超外差接收机结构,并设置每个模块的参数。绘出各节点增益、噪声系数、OIP3曲线图。
  将LNA与后级放大器交换位置,对比输出噪声系数的变化,体会第一级的NF的重要性。
  将RF Budget Analyzer应用程序中设计结果导出到脚本,新建实时脚本,将导出代码粘贴进去。并在后面加上如下代码,生成曲线图,以及打开链路模型。
Alt

三、内容

  1、打开RF Budget Analyzer应用程序,选择相应模块点击添加到链路中。其中调制器可以作为混频器,Generic模块可以用来代替天线。(初步使用二次下变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点击单个模块,在右侧设计各个模块的参数。注意RF Filter和IF Filter的中心频率分别为5.8GHz和400MHz。(二次下变频接收机设计过于繁琐,采用改变形式的设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将链路模型导出到Simulink的Testbench中。在测试面板上更改输入信号功率,测试Gain、NF、OIP3的功率谱。

3.1、Gain测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NF测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OIP3测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4、IIP3测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1、重新温习了RF接收机的整体结构,再次深入感受了各部分参数对于整个接收机增益、线性度、噪声系数等参数的影响。
2、学习了使用MATLAB工具进行行为级仿真的实验方法。并初步学习在实验过程中进行简单的通信链路预算。
3、直观感受到了RF接收机各个模块对整体性能的影响,体会到了RF接收机设计当中各个性能之间的折中与平衡关系。
4、激发了学习射频设计的兴趣,学会了体会所学理论知识直观感受的一种方法。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的电路例子当中。
5、对于之前所学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直观看到了单个模块参数对于接收机整体性能的影响。理解了第一级NF举足轻重的重要性。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