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看懂AI Agent的工作原理:

从Prompt到Action,真正的智能体是如何“思考”和“行动”的?

最近,很多团队都在做AI Agent,但当你问他们:“它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模型+工具调用。

这就像说汽车=发动机+轮子,听起来没错,却忽略了内部的传动结构与控制系统

今天,我们用一张图,带你拆解一个真正意义上的AI Agent是如何运转的——
从用户一句话,到自动完成复杂任务,背后的五大核心模块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 图解:AI Agent 的五层架构

这张图展示了Agent的五大核心组件及其数据流动路径:

[ Prompt提示词 ] → [ LLM大模型 ] → [ Memory知识库 ] → [ Planning任务规划 ] → [ Action行动执行 ]

下面我们逐层剖析。

🔹 第一层:Prompt提示词 —— “用户说了什么?”

这是整个流程的起点。
用户输入一句自然语言指令,比如:

“帮我找一家杭州人气最高的火锅店,离地铁站近,人均150以内。”

Agent的第一步是理解这句话中的:

  • 范围:杭州
  • 方式:找火锅店
  • 约束条件:人气高、靠近地铁、人均≤150

📌 产品设计关键点

  • 提示词不能只依赖“通用模板”,需支持动态变量注入
  • 可通过意图识别+槽位抽取技术提取关键要素
  • 需具备容错能力(如用户说“附近”而非“地铁站”)

✅ 建议:在产品中设置“需求澄清对话”,避免直接执行错误任务。

🔹 第二层:LLM大模型 —— “我能做什么?”

LLM是Agent的“大脑”,负责:

  • 理解用户意图
  • 提取关键信息(如地点、价格、品类)
  • 选择下一步动作(查地图?调API?还是继续追问?)

例如,当收到“找火锅店”请求时,LLM会判断:

“这是一个地理搜索任务,需要调用大众点评API,参数包括城市、类别、距离、预算。”

📌 产品启示

  • LLM不是万能的,必须配合工具注册表才能准确决策
  • 若没有明确的工具描述,LLM可能“乱选”或“胡编”
  • 推荐使用函数调用(Function Calling)Tool-Calling API 实现精准控制

🔹 第三层:Memory知识库 —— “我知道什么?”

这不是简单的数据库,而是Agent的记忆系统,用于:

  • 存储上下文信息(如用户偏好、历史查询)
  • 匹配已有知识(如“杭州地铁站分布”、“热门商圈”)
  • 支持推理(如“西湖边的餐厅通常更贵”)

例如:

  • 用户之前喜欢川味火锅 → 知识库记录“口味偏好:麻辣”
  • 当前任务要求“靠近地铁” → 知识库提供“杭州地铁1号线沿线商圈列表”

📌 工程建议

  • 使用RAG(检索增强生成)提升知识获取效率
  • 结合向量数据库(如Milvus)实现语义匹配
  • 设置记忆生命周期,避免过期信息干扰决策

🔹 第四层:Planning任务规划 —— “我该怎么干?”

这是Agent的指挥中心。
它将模糊目标拆解为可执行步骤,并决定执行顺序工具组合

以“找火锅店”为例,规划模块可能输出如下计划:

1. 查询“杭州火锅店”列表(调用大众点评API)2. 过滤“人均≤150”的结果3. 按“评分”排序,取前5家4. 查看每家是否靠近地铁站(调用地图API)5. 输出推荐列表 + 地址 + 电话

📌 产品价值

  • 规划能力决定了Agent能否处理多步骤、跨系统任务
  • 若无规划,Agent只能做单次调用,无法应对复杂场景
  • 推荐采用树状规划器思维链(Chain-of-Thought) 技术提升逻辑连贯性

🔹 第五层:Action行动执行 —— “我现在就做!”

这是Agent的“手脚”,负责:

  • 调用外部工具(API、RPA、浏览器自动化等)
  • 执行具体操作(点击按钮、填写表单、提交订单)
  • 获取反馈并返回给上层

例如:

  • 调用search_restaurant() API → 返回JSON数据
  • 调用map_api() → 获取位置坐标
  • 最终生成图文回复:“推荐XX火锅,评分4.8,距地铁站300米”

📌 安全与稳定性设计

  • 所有操作应在沙箱环境中运行
  • 敏感操作(如支付、删除文件)需用户二次确认
  • 支持任务中断恢复机制(如网络异常后重试)

🔄 全流程闭环:从“说”到“做”的跃迁

这张图最核心的价值在于揭示了闭环机制

用户输入 → Prompt解析 → LLM决策 → Memory补充 → Planning拆解 → Action执行 → 结果反馈 → 回到LLM进行反思与修正

这个循环让Agent具备了:

  • 自主性: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完成任务
  • 适应性:可根据环境变化调整策略
  • 学习性:积累经验,优化未来表现

💡 类比:这就像一个“数字员工”,不仅能听懂你的话,还能自己去查资料、打电话、填表格。

unsetunset🧩 如何评估一个Agent是否“真智能”?unsetunset

我们可以用这张图作为评估框架,问自己三个问题:

模块 关键问题
Prompt 是否能准确解析模糊需求?
LLM 是否能正确选择工具?
Memory 是否能利用已有知识提升效率?
Planning 是否能拆解复杂任务?
Action 是否能稳定执行并处理异常?

👉 如果某个环节缺失或薄弱,那它很可能只是一个“披着Agent外衣的Chatbot”。

🌟 写在最后:Agent不是魔法,而是系统工程

它是五大模块协同作战的复杂系统

作为AI产品经理,你的任务不是“堆模型”,而是:

  • 设计清晰的任务边界
  • 构建可靠的工具生态
  • 定义合理的交互流程
  • 监控系统的鲁棒性与安全性

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真正有价值的AI Agent产品。

最后

为什么要学AI大模型

当下,⼈⼯智能市场迎来了爆发期,并逐渐进⼊以⼈⼯通⽤智能(AGI)为主导的新时代。企业纷纷官宣“ AI+ ”战略,为新兴技术⼈才创造丰富的就业机会,⼈才缺⼝将达 400 万!

DeepSeek问世以来,生成式AI和大模型技术爆发式增长,让很多岗位重新成了炙手可热的新星,岗位薪资远超很多后端岗位,在程序员中稳居前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与此同时AI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飞速发展,成为炙手可热的新风口,企业非常需要了解AI、懂AI、会用AI的员工,纷纷开出高薪招聘AI大模型相关岗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近很多程序员朋友都已经学习或者准备学习 AI 大模型,后台也经常会有小伙伴咨询学习路线和学习资料,我特别拜托北京清华大学学士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的鲁为民老师给大家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份涵盖了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 全系列的学习资料,这些学习资料不仅深入浅出,而且非常实用,让大家系统而高效地掌握AI大模型的各个知识点。

这份完整版的大模型 AI 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AI大模型系统学习路线

在面对AI大模型开发领域的复杂与深入,精准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一份系统的技术路线图,不仅能够帮助开发者清晰地了解从入门到精通所需掌握的知识点,还能提供一条高效、有序的学习路径。

img

但知道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初学者最常遇到的问题主要是理论知识缺乏、资源和工具的限制、模型理解和调试的复杂性,在这基础上,找到高质量的学习资源,不浪费时间、不走弯路,又是重中之重。

AI大模型入门到实战的视频教程+项目包

看视频学习是一种高效、直观、灵活且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方式,可以更直观地展示过程,能有效提升学习兴趣和理解力,是现在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光学理论是没用的,要学会跟着一起敲,要动手实操,才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这时候可以搞点实战案例来学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海量AI大模型必读的经典书籍(PDF)

阅读AI大模型经典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提高技术水平,开拓视野,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对于想要深入学习AI大模型开发的读者来说,阅读经典书籍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00+AI大模型报告(实时更新)

这套包含640份报告的合集,涵盖了AI大模型的理论研究、技术实现、行业应用等多个方面。无论您是科研人员、工程师,还是对AI大模型感兴趣的爱好者,这套报告合集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启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I大模型面试真题+答案解析

我们学习AI大模型必然是想找到高薪的工作,下面这些面试题都是总结当前最新、最热、最高频的面试题,并且每道题都有详细的答案,面试前刷完这套面试题资料,小小offer,不在话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份完整版的大模型 AI 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