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entic RL详解:打造自主学习自主迭代的高性能 Agent

1. 工业级 Agent 开发落地难题:成本和效率难以兼顾

​ 随着大语言模型(LLM, Large Language Models)和智能 Agent 技术的爆炸性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与研究机构开始探讨:如何将 Agent 技术真正落地到工业场景、在商业化环境中稳定运行?然而,在实际工程实践中,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不断出现:成本与效率难以兼顾

1.1 强模型+高性能的现实代价

​ 首先,让我们来看“强模型”意味着什么。近年来,诸如DeepSeek、GPT-5、Qwen3等大规模模型在通用能力上表现卓越:语言理解、推理、生成能力非常强,甚至在工具调用、代码生成、数学证明等复杂任务上都有突破。然而,这样的模型在“工业化落地”方面却遇到了两大壁垒:

  • 部署成本极高。大模型通常含数十亿到百亿以上参数,运行时不仅需要大规模显存(如DeepSeek-V3.2模型企业级高并发部署至少需要双节点8卡A100服务器),还需要强大的计算集群、低延迟网络、冷却散热设备,整体基础设施成本极高。此外,每次推理都可能产生较高的 API 调用费用或内部计算资源开销。
  • 数据隐私与安全难以保障。许多行业(例如金融、医疗、政府)对数据安全和隐私要求极高。使用公开云端 API 服务调用强模型意味着将敏感数据发送至外部服务器,存在数据泄露风险。或者,若将强模型部署在内部私有云环境,则意味着企业需要承担更大的硬件投入与维护成本。

结果是:虽然“强模型容器化、自动调用工具”的构想令人兴奋,但落地执行中往往会因为“成本爆表”或“能力配置过剩”而被迫放弃或大幅简化。

1.2 轻量模型+高效率的工程妥协

​ 另一个常见走向是:为降低成本,企业转而选择体量较小、部署更容易、运行更高效的开源模型。例如模型参数只有数 亿或数十亿级别,显存需求较低、推理延迟较短、硬件门槛亦低得多。这种方案确实在“部署难度”“维护成本”“延迟响应”方面表现更佳,但却伴随一个痛点: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包括:

  • 对于复杂任务(尤其是工具调用、跨表 SQL 查询、复杂推理链)表现不佳,生成错误或无法稳定完成任务。
  • 在少量数据或定制场景下,模型“泛化能力”较弱,需要大量人工提示(prompt engineering)或微调才能达到合理水平。
  • 在实际使用中,为了避免错误,往往不得不对模型输出进行人工校验或报警机制,从而复用了人工成本。

因此,“轻量化部署”虽然降低了工程门槛,但在“真正落地”的过程中,经常被“能力瓶颈”所困。

1.3 垂域模型训练 & SFT:仍然存在挑战

为了在成本与效率之间寻找平衡,不少工程团队尝试了两条技术路径:

  • 训练垂域专用模型:即从头或在通用基础模型上,使用行业特定数据进行大规模训练(如金融对话、法律检索、医学问答)。虽然能够获得较高的专用能力表现,但这一路径的缺点是非常显著:训练成本高、数据准备繁琐、基础设施需求大、调参复杂、维护升级难。
  • SFT(Supervised Fine-Tuning)微调:在通用模型基础上,用监督方式(将输入-输出对提前准备好)对模型进行微调,令其更贴合特定任务(如文本分类、SQL 生成)。相比从头训练,这种方式成本低许多,部署也更快。但实际落地时发现:当任务涉及到调用工具、执行 SQL、进行自我纠错与多轮交互时,SFT 的提升往往不能满足需求——模型虽然微调过,但仍然缺乏“自主学习、自主纠错、动态迭代”的能力。

​ 换句话说,虽然垂域训练与 SFT 能够部分改善轻量模型在定制任务上的表现,但仍然难以同时做到“低成本+高能力+高效率”。工业界亟需寻找一种“低门槛部署、可定制功能、动态能力提升”的技术方案。

详细的 Agentic RL 原理及入门实战教程 加入 赋范空间 免费领取

image-20251109193644253
1.4 最高效率提升Agent性能:Agent 强化学习(Agentic RL)

​ 在此背景下,Agent 强化学习(常称 Agentic RL)应运而生,成为了许多工程团队考虑的重要方向。其核心优势在于:

  • 快速提升小尺寸模型的工具调用准确率:通过强化学习方法,模型可通过“生成→执行→反馈”循环,主动提升对工具调用、对话交互、SQL 生成等特定任务的能力。
  • 降低训练成本:相比从头训练或大规模 SFT,强化学习方案往往只需少量 rollout 数据和少量训练资源,就能够显著提升模型能力,尤其在定制场景下效果明显。
  • 支持模型持续迭代与优化:一旦部署后,还可以继续运行 rollout 数据、反馈、再训练,实现“模型上线后还在变强”——这对于工业级 Agent 尤为关键。

因此,Agentic RL 成为了在“成本低、效率高、能力强”三者中取得平衡的关键技术路径。接下来,我们将更深入介绍其概念、原理以及与传统 SFT 的区别。

2. Agentic RL 概念介绍

2.1 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概念介绍

​ 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简称 RL)是一类机器学习范式,其核心思想是:智能体(Agent)在环境(Environment)中反复执行动作(Action),通过观察环境状态(State)和获得奖励(Reward)来调整行为策略(Policy),从而在长期运行中最大化累积奖励。其基本要素包括:

  • 状态 (State):智能体所处环境的当前观测,例如屏幕画面、传感器数据、对话上下文等。
  • 动作 (Action):智能体在当前状态下可选的行为,例如“生成一条 SQL 语句”、“调用工具”、“提出下一轮问题”等。
  • 奖励 (Reward):环境给予智能体的反馈信号,用以指示其行为是否有利,例如“生成 SQL 正确”可给 +1 奖励,“出错”给 0 或负奖励。
  • 策略 (Policy):智能体依据状态选择动作的机制或函数。
  • 价值函数 (Value Function):衡量在当前状态下、遵循某策略时,未来可获得的累积奖励期望。
  • 环境转移 (State Transition):智能体执行动作后环境跳转到下一个状态并给出新的奖励。

在对话、生成、Agent 调用工具等任务中,强化学习渐渐被广泛应用,因为它能够学习“一个动作序列导致长期收益”的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一次输出对错”的监督学习。

强化学习的核心:决策—反馈—改进的闭环

flowchart LR
  A[Agent 决策者] -- Action a(t) --> B[Environment 环境]
  B -- State s(t+1) --> A
  B -- Reward r(t+1) --> A
  A -- Policy update 改进策略 π --> A

​ 在每个时间步 t,智能体依据状态 s(t) 选动作 a(t),环境返回新状态 s(t+1) 与奖励 r(t+1);智能体据此更新策略 π,让自己在未来获得更高的总收益。整个学习过程并不是“先学完再用”,而是一边行动、一边吃反馈、一边变更好

Generated Image November 06, 2025 - 9_56PM
2.2 什么是 Agentic RL?

​ 此前我们提到,“Agentic RL”即 Agent 强化学习,是将 RL 方法应用于智能 Agent 系统的特定范式。换句话说,它不仅仅训练一个模型“回答问题”,而是训练一个 Agent “持续行动+自我纠错+迭代提升”的能力。我们可以给出如下定义:

​ 总的来说,Agentic RL 是指:在智能 Agent 系统中,通过 RL 方法让 Agent 不断生成动作(如工具调用、对话交互、SQL 执行)、观察反馈、获得奖励,并基于累积经验优化其策略,以实现 Agent 在定制任务中“自主学习、自主迭代”的能力提升。

2.3 Agentic RL 与 SFT(监督微调)的区别

​ 为了深入理解 Agentic RL 的特点,我们将其与更传统的 SFT(Supervised Fine-Tuning)方式作对比:

项目 SFT (监督微调) Agentic RL (Agent 强化学习)
输入/输出形式 大量准备好的输入-输出对,例如“问题→正确 SQL” 生成动作→执行→观察反馈→获得奖励
优化目标 模型拟合训练集中的答案,对错作为损失函数 模型最大化累积奖励,不仅看是否一次正确,更看长期表现
适用场景 生成任务、文本分类、简单交互 多轮对话、工具调用、Agent 行为决策、复杂任务链
能力提升模式 静态:模型微调后能力固定 动态:模型上线后还可继续 rollout 与再训练,形成闭环
资源成本 相对低但效果提升有限 效果显著,但需 rollout 环境、执行反馈、策略优化流程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当任务涉及“Agent 行为 + 工具调用 + 多步交互 + 纠错能力”时,传统的 SFT 往往难以取得满意效果。而 Agentic RL 通过“行为-反馈-优化”的闭环,能显著提升 Agent 的性能,尤其是在定制化场景中。而结合我们之前讨论的工业化背景,不难看出Agentic RL 的优势在于:

  • 它允许小尺寸模型在低成本部署情况下,通过实时 rollout 与反馈机制逐步提升能力,而不是“一次训练后就固定”。
  • 它不仅关注“答案正确”这一静态指标,更关注“行为链是否合理”“工具调用是否有效”“多轮交互是否流畅”,从而训练出真正意义上的 Agent。
  • 在部署之后, Agent 还可以继续运行 rollout 、收集数据、再训练,形成「上线 → 使用 → 反馈 → 优化」的持续迭代机制,极大提升工程效率与能力稳定性。

好的,下面是本节 “3. Agentic RL:时下顶尖 Agent 的标配” 的课件内容,按照你要求的二级/三级标题格式、中文标题、通俗且具有技术深度的风格编写,字数不少于 2000 字。请你先查看是否满意,如果有修改意见我也可以随时调整。

3. Agentic RL:时下顶尖 Agent 的标配

3.1 当前顶尖 Agent 的发展趋势

​ 在 2025 年,Agent 技术正迎来快速爆发的阶段。从早年以聊天机器人为主,到如今的“工具调用+多轮决策+主动执行”型 Agent,整个行业的关注点有了明显转移:不仅仅是“能答问题”,而且是“能做决策”“能自主行动”“能持续迭代”。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顶尖 Agent 项目将 Agentic 强化学习(Agentic RL)作为技术标配,换言之,若一个 Agent 没有主动学习、自我纠错、持续优化的能力,那么它很难称之为“工业级”、“顶尖”或“领先”。

3.2 Agentic RL 在顶尖 Agent 中的体现

​ 既然说到“标配”,那我们就来看 Agentic RL 在这些顶尖 Agent 系统中具体是如何体现的。通过具体案例,你会发现,它并不是“加几个强化学习训练”那么简单,而是一整套“代理行为-工具调用-反馈循环-线上迭代”机制。

GPT-5-Codex

在 GPT-5-Codex 的说明中,OpenAI 提到其训练流程强调真实编程环境的任务:例如“多文件重构”“运行测试套件”“提交 PR” 等。 也就是说,这款模型并不是仅仅“做一个回答”,而是扮演“编程 Agent”、主动执行“编写代码→运行代码→修正代码→提交代码”这一流程。你将会注意到:

  • 它的训练目标是不仅输出一个答案,而是“直到任务完成”并由系统验证(例如测试通过)才算成功。
  • 它强调工具调用能力(如 IDE 接口、版本控制 PR、运行时调试)——这正是 Agentic RL 所强调的“代理行为”部分。
  • 它具备持续优化机制:在任务执行过程中不断反馈、纠错,从而模型获得迭代提升。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 Agentic RL 在这个系统中的实践:模型是一个“活的代理”,而不是只是“被动回答问题”的聊天机器人。

image-20251109182023536

Tongyi DeepResearch

在 Tongyi DeepResearch 的技术报告中,阿里通义明确指出其模型是“特为 Agent 任务训练”的:训练管道包括“ Agentic 持续预训练(agentic continual pre-training)”“冷启动 SFT + on-policy RL 策略” 等。
具体来说,这款模型适配了如下 Agent 特征:

  • 长周期、跨任务的“研究型”代理行为:例如检索、浏览、合并多源知识、自动报告生成。
  • 工具调用与交互能力:不仅是文本回答,而是访问 Web、检索知识、生成报告。
  • Feedback / Reward 驱动的训练机制:训练中不仅做监督微调,还加入了 RL 机制,使模型能基于执行体验优化策略。

从这两个案例来看,顶尖 Agent 系统倾向于将 Agentic RL 作为关键技术路径,使得模型具备“自主行动+持续迭代”的能力,而不仅仅是“静态微调”。这就进一步印证了“Agentic RL 是时代标配”这一说法。

image-20251109182134250

除此之外,如ChatGPT-Agent、Cursor 2.0 Composer等等,也无一不是经过Agentic RL的产品。

image-20251107153726022
3.3 Agentic RL为Agent开发带来的真正影响

​ 接下来我们来看 Agentic RL 解决了传统 Agent 或 LLM 在工业落地时所面临的几个核心瓶颈。

  • 部署能力 vs 持续能力

​ 传统 LLM 即便具备强大的通用能力,一启动就被“固定”:你做了监督微调,模型上线,它的能力就是固定的。但工业落地中,能力不是“一次训练就搞定”就足够的。环境变化、工具版本更新、数据分布漂移、用户需求演化都要求 Agent 有“持续优化能力”。而 Agentic RL 恰好提供了这种能力:模型上线后还可以继续采集 rollout 数据、获得反馈、优化策略,从而让 Agent 能力持续提升。

  • 工具调用 vs 静态回答

在很多 Agent 场景中,真正难的不是“你问我答”这种静态生成,而是“你让我去做”——例如“调用数据库执行 SQL”、 “访问 Web 检索知识”、 “操作 IDE 生成代码”,这些都属于 Agent 行为。传统 SFT 或简单微调在这方面一般表现有限,因为它无法充分利用“执行结果+反馈”的闭环信息。 Agentic RL 正是为这种“执行-反馈”机制设计,使模型不仅“能答”,而且“能做、做得对”。

  • 效率 vs 成本 vs 定制能力

​ 通用大模型强但成本高,小模型便宜但能力弱。那怎样才能在部署门槛低、运维难度小的情况下,仍然让 Agent 具备较强能力?答案就是:使用小模型+强化学习优化其工具调用与任务策略,从而打造“低成本但高能力”的定制 Agent。也就是说, Agentic RL 可被视为“以较低资源获得近顶尖能力”的技术路径。

​ 因此,如果一个 Agent 系统仅用了普通 SFT 或固定微调而没有“执行/反馈/迭代”的机制,那么它往往缺乏“持续进化”和“复杂任务自适应”的能力,很难称为真正工业级、顶尖的 Agent。

4.热门Agentic RL训练框架

4.1 Hugging Face TRL:LLM 强化学习的工业标准

GitHub: https://github.com/huggingface/trl

image-20251107180626182

定位
Hugging Face TRL(Transformer Reinforcement Learning)是全球最成熟的 LLM RL 开源框架,几乎所有 RLHF 研究与论文(包括 OpenAI DPO、Anthropic HH 模型)都可在 TRL 上复现。其设计目标是将强化学习与 🤗 Transformers 生态无缝结合,为模型提供从 SFT → Reward Model → PPO/DPO 优化的全流程工具链。

核心功能
TRL 支持 PPO、DPO、KTO、RLOO 等策略优化算法,允许用户基于任何 CausalLM 模型进行强化学习。框架提供 AutoModelForCausalLMWithValueHead 模块,用于在语言模型上附加价值头(Value Head),实现对每个生成序列的回报估计。此外,它内置 RLHF 示例管线,从奖励模型训练到 PPO 微调都可一键执行。

技术特点与用途
TRL 在研究界被视为“RLHF 基线框架”。它支持高度模块化实验配置,可自由替换奖励模型、参考模型和优化算法。其训练稳定性高、社区活跃度高,非常适合科研实验和企业级 LLM 强化学习任务。

4.2 veRL:字节跳动的生产级强化学习框架

GitHub: https://github.com/volcengine/verl

image-20251107180644123

定位
veRL(Volcano Engine Reinforcement Learning)是字节跳动火山引擎于 2024 年底开源的分布式大模型强化学习训练框架。其设计目标是将 RLHF 的科研实现转化为可规模化部署的生产级系统。

核心功能
veRL 的核心模块包括 Rollout 生成器、奖励建模器、策略更新器、分布式调度器。它支持多种算法,如 PPO、DPO、DAPO (Dynamic Alignment Policy Optimization)和 GRPO,并通过异步管线方式加速训练。其架构借鉴了工业级 RL 系统(如 DeepMind Acme、OpenAI RLHF pipeline),可在数百张 GPU 上同时运行。

技术特点与用途
veRL 面向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大规模模型后训练”场景。其分布式框架支持任务并行、异步更新和奖励缓存机制,可显著降低 GPU 闲置率。其 DAPO 算法被广泛用于 Qwen 系列模型中,以优化推理稳定性与语言一致性。

4.3 ART(Agent Reinforcement Trainer):智能体行为优化框架

GitHub: https://github.com/OpenPipe/ART

image-20251107180710151

定位
ART 是由 OpenPipe 团队在 2025 年推出的开源框架,专门面向 Agent 场景下的强化学习训练。它让语言模型在动态环境中执行任务、收集交互轨迹、基于反馈优化策略,是“从 LLM 到 Agentic RL” 转变的典型代表。

核心功能
ART 以 POMDP (部分可观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为基础建模 Agent 行为,支持 GRPO 与 RLVR 等算法。其训练循环可连接外部工具(如 Web API、文件系统、浏览器模拟器等),让模型学会在真实任务中优化执行策略。

用途与特点
ART 特别适用于构建“会操作”的 Agent,例如 Web 浏览 Agent、代码调试 Agent 或信息抽取 Agent。与 TRL 不同,ART 关注模型的执行反馈而非文本对齐。其可插拔 environment 接口允许用户轻松定义任务环境,使 Agent 在执行任务时获得奖励信号,从而实现端到端强化学习。

4.4 Microsoft Agent-Lightning:企业级 Agentic RL 平台

GitHub: https://github.com/microsoft/agent-lightning

image-20251107180729138

定位
Agent-Lightning 是微软在 2025 年推出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框架,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个统一的 Agent 训练与评估平台。其灵感来自 PyTorch Lightning 的模块化设计,能够在不同 Agent 系统(如 LangChain、AutoGen、Swarm 等)上无缝嵌入 RL 训练机制。

核心功能
框架核心由 Trainer、Rewarder、Environment 和 Orchestrator 模块构成。支持 PPO、DPO、RLVR 等算法,可在多 Agent 协作任务中共享奖励信号,实现自适应优化。它还内置 MCP 协议(Model Context Protocol)接口,方便连接外部 LLM 服务进行协同训练。

技术特点与用途
Agent-Lightning 为“多智能体系统的强化学习训练”提供工业级解决方案。它能在任务自动化、AI 编程助理、搜索规划等场景中实现多 Agent 间的动态协作优化,支持自动奖励归因与可视化分析。

详细的 Agent RL 原理及入门实战教程 加入 赋范空间 免费领取

image-20251109193644253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