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 餐饮:一场关于锅碗瓢盆的革命

如果说哪个行业和我们最贴近、又最“日常”,那餐饮一定排在前列。每天都要吃饭,谁没幻想过“要是开家小餐馆该多好”?可真当有人砸下十五万,盘下一间五十几平米的小店,结果呢?

一个月下来,发现账面亏得惨不忍睹。这不是在做生意,这是在为国家提供就业。

这听上去像段子,却是很多餐饮创业者的真实处境。

餐饮业看似热闹,实则是高风险的江湖:房租、人力、食材、装修,层层叠加,哪怕毛利率看着不低,最后净利润常常被吃得干干净净。

那么,AI能在这锅“油盐酱醋茶”里,添什么料?

一|开餐馆的第一课:别光看产品,要看链路

故事要一家“咖啡+西餐厅”说起。

北京社区门口,55平米,月租1.2万。雇了一个厨师两个服务员,装修设备投入二十多万,开张后满心期待。结果,一个月流水5万,看似不错,毛利率也有45%。可扣除房租、人力、水电、食材,一算账,净亏1.2万。再加上押一付三的租金和前期投入,第一个月现金流口径直接亏了27万。

这就是餐饮业的现实:哪怕桌上摆满食客,后台的账本可能在流血。

所以真正的餐饮逻辑不只是“做出好吃的东西”,而是一条完整的链路:定位 → 流量增长 → 付费转化 → 复购留存 → 成本管理

AI的价值,就在于沿着这条链路,把那些原本凭经验、靠感觉的环节数字化、智能化。


二|选址:餐饮的生死劫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选址是餐饮的第一大事。房租本质上不是空间成本,而是流量成本。

瑞幸咖啡的案例很典型。它用AI系统综合考量商圈人群画像、周边竞品、工作日与节假日的杯量预测,再决定该不该开这家店。

比如:在核心写字楼,瑞幸能测出节假日单量下滑多少,该不该减少兼职;如果三公里范围内新增一家竞品店,单量会掉多少。

AI算得清清楚楚,瑞幸就敢“快开快关”,2019年最多一年开了2980家门店,关掉200多家,依然能保持整体盈利模型。

而很多小餐馆呢?开第一家店时,靠的不是数据,而是“这地方房租便宜”“朋友说这儿人多”。结果不是死在第一年,就是在还债中苦熬。

所以AI的机会点是:把原本凭人脑的经验判断,变成基于数据的科学决策。就像京东物流的智能选址系统一样,把人口、商圈、交通、消费水平全部算进去,再告诉你:这块地值不值得开店。

image.png


三|店头和菜单:餐饮界的“颜值经济”

你为什么会进一家餐馆?其实很简单:看门头。

在长沙,我见过最卷的场景:一个金店(对,你没听错,不是餐饮店)整栋楼外墙金碧辉煌,一楼几个帅哥挥着牌子喊口号,二楼女孩吹笛子唱歌,路人纷纷拍照打卡,生意火爆。

餐饮更是如此,门头设计就是第一道“引流”。

可惜的是,大多数中小餐饮店没钱请顶级设计团队,最后往往是“模板+随便装”。

这里就是AI的用武之地:未来完全可以做到上传店铺照片、周边环境,AI自动生成差异化的招牌方案,甚至帮你算账:多花两万块装修,带来30%更多客流,值不值?

再说菜单。

很多人以为菜单只是“菜名+价格”,但真正懂行的人知道,它是一份精准的营销工具。

麦当劳里的“君臣佐使”菜单哲学,就是活教材:

  • :安格斯系列,拉高品牌逼格,但销量不大;

  • :巨无霸、麦辣鸡腿堡,走量担当;

  • :薯条、玉米杯,利润高,随手加购;

  • 使:开心乐园餐的玩具、甜筒,引流神器。

这套结构不仅决定了利润率,还能影响翻台率。点盘花生米占一下午的桌子,和点三道快炒菜翻两轮桌子,背后的利润天壤之别。

如果AI能理解菜单背后的“心理动线”,结合菜品的成本、制作时长、食客停留时间,自动生成一份“最优解菜单”,那对无数餐馆都是救命稻草。

image.png


四|产品与营销:从“爆款”到“惊喜我”

瑞幸为什么能频频出爆款?因为它的产品研发不是靠厨师灵感,而是70%的数据驱动+30%的原料创意

大模型帮助瑞幸洞察用户喜好,预测市场趋势,然后推出“生椰拿铁”这样的全国爆款。

更大胆的想法是:能不能开一家“AI主题餐厅”?

没有固定菜单,客人进门后在平板上输入“我今天有点丧”“我喜欢酸甜口”,AI给你生成一份“黯然销魂布丁”,甚至配上一段关于你的故事。

情侣约会时,彼此输入心意,让AI变成一桌菜——听上去是不是很浪漫?

这家店可能不长久,但一定会火,足够网红。

火了之后,加盟、扩店、流水线复制,自然就能做大。

至于营销层面,AI的用武之地更多:从数字人直播,到私域社群运营,再到智能分层推券,AI让“餐饮不只是一次买卖”,而是持续运营。

image.png


五|降本增效:从锅碗瓢盆到算法模型

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所有老板最关心的:成本。

瑞幸一杯美式12块钱,咖啡豆成本只占16%,真正的大头是人工和租金。

瑞幸通过AI预测单量,自动排班,兼职比例全国最高;再配合半自动咖啡机,把培训周期和人力成本都压到最低。

这就是AI的价值:把原本混乱、黑箱的餐饮后端,变成可计算、可预测的系统。

为什么中国的餐饮永远不会像西方那样被麦当劳彻底垄断?答案很简单:口味太多样

火锅是中国最统一的单品,但重庆牛油和成都清油能统一吗?到了北京变成涮羊肉,云南是菌子锅,完全没法标准化。川菜就更别提了,从官府菜到盐帮菜,分支无数。

所以,中国餐饮市场虽然巨大,但永远是一个“高度离散”的江湖。这也意味着AI创业者有更多机会:你不用和巨头正面硬刚,找到一个小切口,把产品做到极致,再积累数据,完全可能成长为有护城河的生意。


小结|AI不是万能,但能让餐饮少走弯路

回过头来看,餐饮这门生意,本质上是一门“薄利多销+极致运营”的学问。

AI能不能帮老板直接赚钱?未必。但AI能让你少亏钱、少试错,让你在开店之前就知道哪个坑别跳,让你在菜单和定价上多赚一点利润,让你在人员和供应链上省下一点成本。

AI不是让餐饮更性感,而是让餐饮更理性。

对很多老板来说,这可能才是最重要的救命稻草。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