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新闻简报【国内】 - 2025-11-02
着力引育人工智能人才近日,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链长办公室(省科技厅)、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四川省人工智能人才引育专项实施方案》,明确人工智能人才引育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工作机制等。建筑业必须勇担重任,向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智慧化方向加速迈进,以建设创新、宜居、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人民城市为目标,为全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家上市及关联企业齐聚,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电子信息等八
『绍兴抢占人工智能新高地』

摘要: 人工智能产业是绍兴市重点谋划和布局的未来产业之一,其中越城区聚焦AI芯片、AI+低空经济、智能软件等基础领域,柯桥区着力在AI赋能纺织印染产业应用方面做文章,上虞区重点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诸暨市重点打造智能视觉产业,嵊州市、新昌县以及滨海新区也根据自身产业基础明确了主攻方向。 此次签约的12个示范项目,覆盖6个区、县(市)和滨海新区,深度嵌入各地的优势产业,着重在传统产业创新应用、新兴产业深度应用和未来产业前瞻应用上发挥示范效应。“通过‘小切口’的应用突破,为‘大场景’的产业变革探索提供可行路径,也为全市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提供示范。” 据悉,此次签约的项目将通过一到两年的努力,探索形成一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为绍兴市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提质增效提供示范引领。“这批示范项目的落地,是绍兴系统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起点。”
『工业机器人产量大增 前三季度我国实现“智”造升级』

摘要: 机器人产量大增成为制造业升级“显性符号”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的诸多亮点中,机器人产量的大幅增长尤为抢眼。 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具身智能机器人将成为一个关键形态,市场占比预计会超过30%。“人工智能+”深度赋能重构制造业全链条如果说机器人是制造业升级的“硬件载体”,那“人工智能+”就是驱动转型的“软件内核”。 今年前三季度,“AI+制造业”加速落地,不再局限于单点应用,而是深度渗透研发、生产、管理、服务全链条,通过重构生产逻辑重塑产业效率。
『长三角电子商务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倡议发布』

摘要: 10月30日,以“数链山海商通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安徽)网商大会在淮南举办,会上发布了长三角电子商务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倡议、《安徽省人工智能+商务创新白皮书》及“AI+商务”场景创新十大案例。 沪苏浙皖商务主管部门共同签署的长三角电子商务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倡议,以“共塑电商品牌、共育电商人才、共建开放市场、共促数智赋能、共护电商规范、共推协同机制”的“六共”纲领,助力区域电商协同发展。 省商务厅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联合发布《安徽省人工智能+商务创新白皮书》及“AI+商务”场景创新十大案例,系统呈现智能技术赋能电商的“安徽样本”,双方还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长效智库平台,为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上海方案”:以人的需求为导向』

摘要: 通过穿戴设备捕捉眼动数据和脑电信号,系统便能“读懂”人们在找路时的情绪变化,再根据这些真实反馈,打磨并提升AR引导系统和灯光引导系统,不仅让未来的地铁站导航更符合普通人的出行习惯,而且预计能让分流决策响应速度提升30%,人员换乘效率提高10%。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新质生产力已深度融入建筑生产和城市运营当中。“建筑业必须勇担重任,向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智慧化方向加速迈进,以建设创新、宜居、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人民城市为目标,为全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上海方案’。” 20款建筑AI产品集中亮相在展示现场,上海市“模塑申城”住建行业人工智能优秀案例、创新应用场景首次集中披露。
『着力引育人工智能人才四川首次印发专项实施方案』

摘要: 着力引育人工智能人才近日,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链长办公室(省科技厅)、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四川省人工智能人才引育专项实施方案》,明确人工智能人才引育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工作机制等。 《实施方案》从建立健全招引体系、建优建强培育体系、着力打造人才引育平台、创新试点使用与激励机制、健全完善工作机制5个方面细化13项重点工作任务,着力增强人工智能人才有效供给、充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速形成集聚发展效应。 在创新试点使用与激励机制方面,将推行举荐制、认定制、以赛代评制等多元化人才评价方式,逐步取消省级人工智能领域重大科技专项、产业链重点攻关项目申报条件中的职称、学历等限制条款;建立人才调配机制,对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的重点企事业单位急需的特定紧缺人才,按程序实施跨地区、跨单位、跨部门精准调配,形成“全省一盘棋”的人才统筹调配模式。
『浦东引领区产业生态“沃土”结硕果,智元机器人“跑”出加速度』

摘要: 浦东为智元机器人提供了破解难题的“钥匙”。“浦东的产业环境和政策,至少在三方面给予了我们巨大帮助。” 此外,高度集聚的产业集群,让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近邻”变成了“战友”。 同时,浦东丰富的应用场景也为机器人提供了“试验田”。“在周边就能建成样板,方便了更多投资者和客户参观,也让我们能就近快速落地。”
『青浦工业园区:提前布局精准发力,打好进博招商主动仗』

摘要: 成立30年来,有3000多家国内外企业在此扎根,其中外资项目超1200家,2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子,50多家地区总部与研发中心、149家行业龙头企业、37家上市及关联企业齐聚,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电子信息等八大产业集群成势见效,低空经济全产业链也在加速布局,未来无人机物流、空中出租车等新业态将在这里“起飞”,这样的产业基础,让园区承接进博机遇有了“硬支撑”。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