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系列】《MCP协议与AI Agent开发》005-大模型原理及MCP开发基础(DeepSeek 开发基础)

💎【行业认证·权威头衔】
✔ 华为云天团核心成员:特约编辑/云享专家/开发者专家/产品云测专家
✔ 开发者社区全满贯:CSDN博客&商业化双料专家/阿里云签约作者/腾讯云内容共创官/掘金&亚马逊&51CTO顶级博主
✔ 技术生态共建先锋:横跨鸿蒙、云计算、AI等前沿领域的技术布道者
🏆【荣誉殿堂】
🎖 连续三年蝉联"华为云十佳博主"(2022-2024)
🎖 双冠加冕CSDN"年度博客之星TOP2"(2022&2023)
🎖 十余个技术社区年度杰出贡献奖得主
📚【知识宝库】
覆盖全栈技术矩阵:
◾ 编程语言:.NET/Java/Python/Go/Node…
◾ 移动生态:HarmonyOS/iOS/Android/小程序
◾ 前沿领域:物联网/网络安全/大数据/AI/元宇宙
◾ 游戏开发:Unity3D引擎深度解析
🚀前言
DeepSeek 作为具备完整生态支持的大模型平台,提供标准化的 API 接口与开发工具链,覆盖文本生成、函数调用、上下文控制等多种核心能力。其服务形式适配主流的语言模型调用模式,支持多轮对话、多功能模块集成及上下文状态持久化操作。要构建稳定可靠的 MCP 应用系统,必须掌握 DeepSeek 的接口结构、调用规范与客户端开发范式。
🚀一、DeepSeek 开发基础
🔎1.DeepSeek API 调用规范
DeepSeek 作为大模型服务平台,提供兼容 OpenAI 标准的 API 调用接口,支持开发者通过统一的协议格式访问多轮对话生成、函数调用、流式输出等核心能力。其接口规范遵循 REST 架构风格,统一使用 HTTPS 协议进行请求,用户需通过传递身份凭证与标准化请求体结构完成模型交互。
DeepSeek 平台的 API 入口为 https://api.deepseek.com,核心接口为 /chat/completions,支持对 DeepSeek-chat 模型的多轮消息调用。在请求中,开发者需提交包含模型名、消息数组、参数控制项(如温度、最大 Token 数)等字段的标准 JSON 结构,并通过请求头传入 API 密钥完成身份认证。响应内容结构清晰,支持完整对话响应、函数调用信息或流式片段返回。
该接口设计高度模块化,支持集成至微服务系统、MCP 上下文协议与工具调用管道中,具备调用语法统一、兼容性强、拓展能力良好等特点。
示例:标准调用 DeepSeek Chat 模型
from openai import OpenAI
client = OpenAI(
api_key="<DeepSeek API Key>",
base_url="https://api.deepseek.com"
)
response = client.chat.completions.create(
model="deepseek-chat",
messages=[
{"role": "system", "content": "你是一个专业的中文AI助手"},
{"role": "user", "content": "简要说明什么是Transformer结构"}
],
temperature=0.7,
max_tokens=200
)
print(response.choices[0].message.content)
输出结果:
Transformer是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架构,用于建模序列中任意位置之间的依赖关系,具有高度并行计算能力,是大规模语言模型的核心基础结构。
该调用流程符合 DeepSeek API 官方规范,支持集成至 MCP 语义协议框架中作为 Prompt 执行引擎或 Agent 响应组件,适用于各类智能任务的工程化部署场景。
🔎2.API 基础开发模式
在 DeepSeek 平台的工程实践中,API 调用不仅是与大模型交互的基本手段,也是构建多轮对话系统、Agent 任务执行流与 MCP 协议控制管道的关键接口。根据不同的开发需求与系统架构,API 调用可分为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1. 同步调用模式:标准消息响应
最常见于通用问答、摘要生成、文本补全等场景,输入即输出,调用结构简单,响应结果一次性返回,便于快速集成。
示例:同步调用模型
from openai import OpenAI
client = OpenAI(api_key="<DeepSeek API Key>", base_url="https://api.deepseek.com")
response = client.chat.completions.create(
model="deepseek-chat",
messages=[
{"role": "system", "content": "你是一个知识助手"},
{"role": "user", "content": "请介绍一下大模型的预训练阶段"}
],
temperature=0.7,
max_tokens=300
)
print("同步响应内容:")
print(response.choices[0].message.content)
输出结果:
大模型的预训练阶段通常使用大规模通用语料,通过自回归或掩码语言建模任务学习语言模式与语义结构,为下游任务提供强大的泛化能力与语义表达基础。
2. 流式响应模式:实时输出,提升交互体验
适用于对响应延迟敏感的应用场景,如实时对话、问答接口、逐字生成器等,响应内容按 Token 分块推送。
示例:流式响应模式
stream = client.chat.completions.create(
model="deepseek-chat",
messages=[
{"role": "system", "content": "你是一个语义助手"},
{"role": "user", "content": "请用流式方式说明注意力机制的原理"}
],
stream=True
)
print("流式响应内容:")
for chunk in stream:
print(chunk.choices[0].delta.content or "", end="", flush=True)
输出结果(控制台逐字打印):
注意力机制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为输入序列中每个位置分配不同的权重,确定哪些信息对当前任务最为重要,从而增强模型的语义表达能力。
3. 函数调用模式:结构化任务执行能力
支持模型将自然语言请求转换为结构化函数指令,适用于信息检索、工具调用、参数控制等任务,是构建 MCP 任务代理系统的基础机制。
示例:函数调用模式
response = client.chat.completions.create(
model="deepseek-chat",
messages=[
{"role": "user", "content": "请帮我查询北京的天气"}
],
functions=[
{
"name": "get_weather",
"description": "查询天气信息",
"parameters": {
"type": "object",
"properties": {
"city": {"type": "string", "description": "城市名称"}
},
"required": ["city"]
}
}
],
function_call="auto"
)
print("函数调用结构:")
print(response.choices[0].message.function_call)
输出结果:
FunctionCall(name='get_weather', arguments='{"city":"北京"}')
4. 多轮上下文控制模式:适用于任务链路构建
在具备 MCP 协议支持的 Agent 系统中,需对多个对话轮次的上下文进行状态保持与控制。DeepSeek 支持将完整历史 Prompt 组织为消息数组,构建多轮上下文。
示例:多轮上下文控制模式
history = [
{"role": "system", "content": "你是一个编程助手"},
{"role": "user", "content": "写一个快速排序函数"},
{"role": "assistant", "content": "好的,以下是快速排序的Python代码..."},
{"role": "user", "content": "请说明时间复杂度"}
]
response = client.chat.completions.create(
model="deepseek-chat",
messages=history,
temperature=0.5,
max_tokens=150
)
print("多轮上下文响应:")
print(response.choices[0].message.content)
输出结果:
快速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 log n),在最坏情况下退化为O(n²),但通过随机选取基准值可以有效缓解此问题。
上述四种开发模式构成了 DeepSeek 大模型 API 调用的基础范式。开发者可根据应用场景选择适配模式,并结合 MCP 语义协议实现上下文调度、函数映射与任务控制等能力。规范调用接口、结构化组织 Prompt 与合理管理响应流,是构建高性能智能系统的关键技术路径。
表 1-4 DeepSeek API 调用模式对比
| 调用模式 | 核心机制与结构特征 | 典型应用场景 |
|---|---|---|
| 同步调用模式 | 一次性输入 Prompt 并返回完整响应,结构简单,适合快速任务 | 简答问答、摘要生成、信息提取 |
| 流式响应模式 | Token 级别边生成边返回,提升响应流畅性,支持长文本 | 实时对话、讲稿生成、逐字输出型应用 |
| 函数调用模式 | 语言到结构的映射,返回函数名与参数结构,便于外部系统执行控制指令 | 工具调用、知识检索、MCP任务代理系统 |
| 多轮上下文控制模式 | 支持完整对话历史输入与语义保持,结构化组织上下文 | 多轮对话系统、语义流程编排、上下文驱动任务 |
该表揭示了不同调用方式在交互结构、语义组织与系统集成上的差异化能力。开发者可依据任务粒度、状态管理需求与响应要求组合多种模式,实现从 Prompt 注入到上下文调度的完整控制链路。对于 MCP 驱动的大模型应用系统,函数调用与多轮上下文接口已成为任务规划与 Agent 执行的核心机制。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