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G:让AI成为你的知识专家

是什么?

RAG,全称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检索增强生成),简单来说就是给大语言模型(LLM)配了一个"外置大脑"。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记忆力超强但偶尔会"瞎编"的朋友,RAG就像是给他配了一台随时能查资料的电脑。当你问他问题时,他会先去电脑里查相关资料,再结合自己的知识来回答你。这样既保留了他能说会道的优点,又避免了信口开河的毛病。

在AI领域,RAG解决了一个核心问题:大模型虽然知识渊博,**但存在"幻觉"(生成错误信息)和"知识过时"的问题。**通过实时检索外部知识库,RAG可以让AI生成的内容更准确、更与时俱进。

基于本文内容根据 AI 生成的图片 : 在一些细节上处理的不够精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原理

RAG的工作流程大致分为四步,就像你查资料写论文的过程:

  1. 问题解析:AI先理解你的问题,提取关键词(比如你问"2024年奥运会在哪里举办",关键词就是"2024年奥运会"、“举办地点”)。

  2. 知识检索:根据关键词,AI从外部知识库(可以是文档、数据库、网页等)中查找相关信息(找到"2024年奥运会在法国巴黎举办")。

  3. 内容整合:AI把检索到的信息和自己的知识结合起来,整理成连贯的回答。

  4. 生成输出:最后,AI用自然语言把答案告诉你。

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技术点是"向量检索"——把文字转换成数学向量,通过计算向量之间的相似度来快速找到相关信息。这就像你在图书馆里不是逐本翻书,而是通过索引快速定位到需要的书籍。

应用场景:从聊天到工作,无处不在

RAG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几乎覆盖了所有需要AI处理外部知识的领域:

智能问答与客服

各大公司的客服系统越来越智能,背后就有RAG的功劳。当你问"我的快递什么时候到",AI会先去快递公司的数据库里查你的物流信息,再准确回答你,而不是泛泛而谈。

教育与培训

在线教育平台利用RAG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比如你问"怎么解这道数学题",AI会先检索相关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再结合你的学习水平给出详细解答。

医疗咨询

医生可以用RAG辅助诊断。当遇到疑难病例时,AI可以快速检索医学文献和病例库,为医生提供参考意见,提高诊断准确率。

企业知识库

很多大公司都有海量的文档和资料,RAG可以帮助员工快速查找所需信息。比如你想了解某个项目的历史,AI会检索相关的邮件、报告和会议记录,整理成简洁的摘要。

法律与金融

律师和金融分析师可以用RAG快速检索法律法规、案例和市场数据,为客户提供更专业的建议。

实践指南:从零开始搭建RAG系统

如果你想在自己的项目中应用RAG,这里有一些实用建议:

1. 选择合适的工具

  • 向量数据库:如Chroma、FAISS、Milvus,用于存储和检索向量化的知识。
  • 大语言模型:如GPT-3.5/4、DeepSeek、豆包,用于生成回答。
  • 框架:如LangChain,提供了现成的RAG组件,降低开发难度。

2. 准备知识库

  • 整理你的文档、数据,确保它们是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如PDF、Word、Markdown)。

    • 比如通过 PyMuPDF 去处理 pdf ,加载pdf,切分pdf,通过大模型对内容进行规整分片。
  • 对文档进行分段处理(chunking),通常每段200-500字效果较好。

  • 使用嵌入模型如BAAI的bge-m3将文本转换成向量。

3. 搭建检索流程

  • 实现关键词检索和向量检索的结合,提高检索准确率。
  • 设置合适的检索参数,如top_k(返回前k个最相关的结果)。
  • 考虑使用多轮检索,针对复杂问题逐步深入查找信息。

4. 优化生成质量

  • 设计好的提示词(prompt),引导模型更好地利用检索到的信息。
  • 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和排序,去除无关或重复的信息。
  • 考虑使用链式思维(Chain-of-Thought),让模型的推理过程更透明。

5. 评估与迭代

  • 用真实数据测试你的RAG系统,评估回答的准确性、相关性和完整性。RAGas
  • 收集用户反馈,不断优化知识库、检索算法和生成策略。

待续

Logo

有“AI”的1024 = 2048,欢迎大家加入2048 AI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