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用SEO的逻辑去做GEO?
最终,未来的赢家,将是那些既能被传统搜索引擎青睐,又能成为生成式AI首选答案来源的“双重权威”。
摘要
当我们谈论优化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在互联网的纪元里,这个问题的答案长期由SEO(搜索引擎优化)所定义。然而,AI搜索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信息获取的底层逻辑,也催生了GEO(生成引擎优化)这一全新范式。此刻,一个关键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能否将SEO的成功经验,平移到GEO的实践中?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想象一下,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赛车手,精通每一辆赛车的性能,熟悉每一条赛道的弯道。突然有一天,你被要求去驾驶一架飞机。你会下意识地用踩油门的力度去推油门杆吗?会用过弯的技巧去控制飞机的爬升与俯冲吗?
这听起来很荒谬,但这正是当下许多营销人在面对GEO(生成引擎优化)时,正在犯的错误。他们手握着SEO(搜索引擎优化)这本“驾驶手册”,却试图驾驭GEO这架全新的“飞机”。尽管都叫“优化”,但它们的核心目标、技术基础、内容策略和评估体系,早已是天壤之别。简单来说,用开汽车的逻辑去开飞机,注定无法飞向蓝天。
01.
为什么不能直接套用SEO逻辑?
1.核心目标与用户意图的根本差异
这是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决定了后续所有策略的不同。
举例说明:
SEO场景:用户搜索“最好的降噪耳机”。SEO的目标是让你的“2024年十大降噪耳机评测”文章排在百度等搜索引擎结果页的第一位,吸引用户点击。
GEO场景:用户问ChatGPT“预算2000元,适合通勤的降噪耳机推荐哪个?”。GEO的目标是让ChatGPT在生成的回答中,提到你网站上评测过的“XX品牌YY型号”,并引用你文章中的关键理由(如“续航长达30小时”、“佩戴舒适”等)。用户得到了答案,任务完成,可能根本不会去看你的原文。
因此SEO是“流量思维”,核心是“吸引点击”;GEO是“权威思维”,核心是“成为答案的来源”。
这意味着,在GEO时代,用户不再愿意“花时间找答案”,而是希望“直接获得答案”。你的内容如果不能被AI直接引用或综合,就可能彻底失去曝光机会。
2.技术原理与工作机制的巨大鸿沟
SEO和GEO所“优化”的对象,其底层技术天差地别。
SEO是在优化一个“链接排序系统”,而GEO是在优化一个“答案生成系统”。前者更关注“技术信号”和“外部投票(外链)”,后者更关注“内容质量”和“信息可信度”。
02.
GEO时代的内容策略转变
由于目标和原理不同,内容创作的侧重点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举例说明:
SEO文章标题:震惊!这款降噪耳机竟然能续航40小时!
GEO友好文章标题:XX品牌YY型号降噪耳机深度评测:续航、降噪效果与佩戴舒适性分析
SEO内容是“写给用户和爬虫看”的,需要平衡可读性和技术性;GEO内容是“写给AI看”的,首先要让AI能看懂、能信任,然后AI才会把它呈现给用户。
1.从“关键词文章”到“知识体系”
SEO时代,很多企业追求“覆盖关键词”,一篇篇文章打点,形成内容矩阵。
GEO时代,需要构建“知识体系”或“主题权威性(Topical Authority)”:
围绕一个核心主题,系统性地产出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让AI在回答相关问题时,总能从你的知识体系中找到答案片段。
2.从“营销文案”到“客观知识”
SEO时代,内容往往带有营销性质,比如:
“我们的产品是最好的!”
“立即购买,享受优惠!”
但在GEO中,AI更倾向于引用客观、中立、权威的信息:
如果你的内容充满营销话术,AI可能会降低其权重,甚至不引用。
相反,提供数据、引用权威来源、保持中立语气的内容,更容易被AI采纳。
3.从“页面优化”到“实体优化”
SEO时代,我们优化的是“网页(Page)”。
GEO时代,我们需要优化的是“实体(Entity)”:
实体可以是人物、公司、产品、地点、概念等。
优化方式包括:
在知识图谱中建立清晰的实体描述。
确保内容中实体的一致性(如公司名称、地址、电话)。
与其他权威实体建立关联(如被维基百科、权威媒体报道)。
可借鉴GEO服务商氧气科技的提出的GEO-STREAM框架,其包含五个核心评估维度与一套动态优化算法,以帮助品牌在DeepSeek、Kimi、豆包、ChatGPT、元宝、通义千问等大模型中实现有效收录与优先推荐。
S(Semantic Structuring Index,语义结构化指数)
T(Timeliness Factor,时间相关性系数)
R(Redundancy of Verified Sources,可信源交叉认证数)
E(Engagement Weight,用户共鸣指数)
A(Alignment Score,内容一致性得分)
M(Multimodal Search Weight Dynamic Fine-Tuning,多模态动态微调)
03.
从“钓鱼”到“养鱼”的思维转变
我们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总结:
SEO就像钓鱼:你的目标是吸引鱼(用户)上钩(点击)。你需要研究鱼喜欢吃什么饵(关键词),把鱼钩放在鱼最多的地方(高排名),并确保你的鱼竿和鱼线(网站技术)足够好。
GEO就像养鱼:你的目标是成为整个池塘里最健康、最肥美的鱼(权威信息源)。你不需要主动去钓,当渔夫(AI)想为客人(用户)提供最好的食材(答案)时,他会自然而然地选择你。你的价值在于你自身的“肉质”(内容质量)和“健康状况”(权威可信)。
那么,SEO和GEO完全对立吗?
不,它们是相辅相成、递进关系。
好的SEO是GEO的基础:一个技术健康、内容优质、结构清晰的网站,更容易被搜索引擎发现和索引,也更容易被AI的爬虫抓取和理解。SEO时代积累的网站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迁移到GEO时代。
GEO是SEO的终极进化:GEO追求的“成为答案”,实际上是SEO追求的“满足用户搜索意图”的终极形态。它迫使内容创作者从“取悦算法”转向“真正创造价值”。
正确的做法是:
用SEO的严谨框架做基础,用GEO的全新思维做升级。
保留SEO的:技术优化(网站速度、结构化数据)、用户体验、高质量外链建设。
升级为GEO的:
内容策略:从“关键词文章”转向“权威知识库”。
写作方式:从“营销文案”转向“客观、结构化的知识阐述”。
衡量标准:从“流量排名”转向“品牌提及和权威度”。
最终,未来的赢家,将是那些既能被传统搜索引擎青睐,又能成为生成式AI首选答案来源的“双重权威”。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